肠道也“秋燥”?解锁中医润通秘籍秋风送爽,却也带来了“秋燥”的烦恼。不少人发现,

飞翔说健康 2025-09-23 12:47:39

肠道也“秋燥”?解锁中医润通秘籍

秋风送爽,却也带来了“秋燥”的烦恼。不少人发现,入秋后上厕所成了一件“难事”——排便费力、次数减少、肚子胀气……这很可能就是秋季便秘在作祟。别担心,中医带你科学应对。

为何秋季成了便秘“高发季”

1.津液耗伤

秋季对应的人体脏腑是肺。燥邪最容易损伤肺津(肺的阴液),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而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相互联系,肺津亏虚,无法正常下润大肠,就会导致肠道干涩,大便燥结,形成便秘。这是秋季便秘最核心的病机。

2.饮食改变

秋季天气转凉,人们开始偏好温补、辛辣、重口味的食物(如火锅、烧烤),这些食物容易生热耗津。同时,民间有“贴秋膘”的习俗,若过度进食油腻之物,也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积热便秘。

四步预防秋季便秘

1. 饮食调理

增食滋阴润燥之物

梨、荸荠、银耳、百合、山药、莲藕、白萝卜和蜂蜜能直接补充肺与肠道津液,而杏仁、核桃和黑芝麻则能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日常多饮用银耳百合粥、红薯粥、燕麦粥或莲藕山药汤等粥汤羹类,可有效补充水分与营养。

少吃或忌口之物

在饮食上需忌食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等辛辣刺激之物,以免加重体内燥热并耗伤津液;同时也应避免过早或过多食用羊肉、鹿茸等大温大补之品,以防在阳气内收的秋季导致上火,引发口干舌燥或便秘等不适症状。

2.养成好习惯

定时如厕

培养肠道生物钟。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最好是早晨5~7点,大肠经当令之时去厕所蹲一蹲,即使没有便意也要尝试,形成条件反射。

适量运动

避免久坐不动。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肠胃蠕动。推荐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尤其是腹部的针对性运动,如顺时针按摩腹部。

足量饮水

不要等渴了再喝水。晨起空腹喝一杯温开水,可加少许蜂蜜,一天中少量多次地饮水,保证身体不处于缺水状态。

避免熬夜

熬夜伤阴,会导致阴虚火旺,加重便秘。秋季应早睡早起,顺应自然收敛之气。

3.按摩

腹部按摩

仰卧,双手搓热,以肚脐为中心,掌心顺时针画圈按摩腹部,力度适中,每次5~10分钟。

按摩支沟穴

位于前臂后侧,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这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用拇指按压感到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2~3分钟。

按摩天枢穴

位于上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用拇指或掌根顺时针按揉3~5分钟,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

4.情志调节

中医认为,忧思伤脾,情绪不畅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间接导致气机郁滞,形成便秘。秋季万物萧条,易生悲秋之情,使人感慨时光流逝、人生无常,尤其容易勾起往事与思念。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多晒太阳,户外运动,多与朋友交流,避免忧思过度。

何时需要看医生?

如果通过上述生活方式调整后,症状超过两周仍无改善,或者身体出现以下“报警”症状,请及时就医。

1.便血、黑便或大便带黏液。

2.无故出现体重明显下降。

3.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4.伴有持续性的腹痛、腹胀。

5.有结肠癌家族史。

0 阅读:18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