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网红面包店因当天暴雨销量下降,当天未销售出去的面包在深夜销毁时,住在店附近老小区的王大伯正好遛完狗回来,他看到店员正把一筐筐面包往垃圾桶里倒,面包包装袋上还印着当天的生产日期,就顺手拍了段视频。 王大伯觉得这么多好面包扔了太可惜,第二天一早就把视频发给了社区居委会,居委会又把情况反映给了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 大概上午 10 点左右,市监局的两位执法人员就到了面包店,还带着一个银色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一进门就先看了店里的生产记录和销售台账。 执法人员问店长,这些面包明明看起来没坏,为什么一定要销毁?店长说店里所有现烤面包都有规定,必须当天卖完,超过 18 小时就不能再卖,这是公司总部定的规矩,怕出食品安全问题。 后来从执法人员的调查记录里看到,这家面包店当天一共做了 12 种面包,其中卖得最好的 “巧克力脏脏包” 剩了 96 个,单价 32 元的 “奶酥包” 剩了 32 个,还有 70 多个蓝莓蛋挞也没卖出去,加起来差不多有 300 多个面包。 这件事被传到网上后,好多网友都在讨论,有个经常买这家面包的宝妈说,她每次给孩子买都要花 60 多块,看着视频里的面包被扔,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还晒出了自己前几天的消费小票。 也有网友说,就算不能卖,送给环卫工人或者附近的养老院也行啊,总比扔了强,还有人专门去查了《反食品浪费法》,说里面提到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费,不能随意销毁。 上海市消保委很快也针对这事发了评论,说商家考虑食品安全是应该的,但不能把 “怕担责” 当成浪费的理由,还提到他们 2024 年发布的《食品浪费治理指南》里,明确建议商家和公益组织合作处理剩余食品。 后来有位自称在连锁面包店工作过的网友留言,说他们以前也试过送剩余面包,结果有个顾客吃了之后说肠胃不舒服,找上门来要赔偿,最后店里赔了 2000 多块,从那以后老板就不让送了。 执法人员在调查中还发现,这家面包店只有销毁面包的手写记录,没有完整的视频记录,没法证明所有面包都确实被销毁了,就要求店长以后每次销毁都要拍全程视频,还要保存至少 7 天。 现在其实有不少专门对接面包店和消费者的平台,比如 “惜食魔法袋”,能帮店家把临期面包做成盲盒打折卖,有网友问这家店为什么不用,店长说之前试过一次,有老顾客觉得临期面包和正价的没区别,质疑店家故意囤货,后来就没再用了。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的刘教授也说,商家担心食品安全风险是正常的,但可以和公益组织一起制定捐赠流程,比如捐赠前做简单的新鲜度检测,再签订一份免责协议,这样既能减少浪费,也能降低风险。 大家平时买面包的时候,可能很少想过没卖完的面包会怎么处理,这次事件出来后,才发现烘焙行业里 “怕浪费” 和 “怕担责” 的矛盾这么突出。 你要是去这家面包店买面包,遇到快关门时有临期面包打折,会愿意买吗?或者你觉得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处理这些剩余面包?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信源:上观新闻 2025-9-19《上海网红面包店销毁未售罄面包引争议 市监局已介入调查》;上海市消保委 2025-9-19 评 “商家丢弃大量未售罄面包”→商家的 “经济理性”,绝不能与社会公共价值相悖;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刘教授 2024 年发表于《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的《食品经营中风险防控与社会责任的平衡路径》一文。
上海一网红面包店因当天暴雨销量下降,当天未销售出去的面包在深夜销毁时,住在店附近
慢时光的世界
2025-09-21 21:38:05
0
阅读:89
喷毛子加钱喷乌鸡系统扣钱
签免责协议真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