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不了有钱人的一些做法。 上大学期间,我们班有一个浙江来的男生,刚开学男生的父母开着豪车把他送到了学校,他是我们班公认的有钱人。他叫陈阳,穿着低调的运动服,背着旧书包,一点没有“富二代”的架子,可光是他手腕上那块不显眼的手表,就够我们好几个月的生活费。那时候我总觉得,我们跟他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直到后来发生的几件事,才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刚开学没多久,班里组织聚餐,有人提议去校门口的平价菜馆,陈阳却笑着说:“我知道一家私房菜,味道不错,我请大家。”那顿饭花了他小几千,有人不好意思,说要AA,他却摆手:“刚开学,就当我给大家接风了。”可让我意外的是,第二天他依旧穿着洗得发白的运动鞋,去食堂吃三块钱的蛋炒饭,跟我们一起挤公交去上课,一点没因为花钱大方就摆架子。 真正让我改观的,是大二那年的助学金评选。班里有个叫李梅的女生,家里是山区的,父亲生病,母亲打零工,学费全靠助学贷款,生活费更是省吃俭用。评选助学金时,李梅因为提交的材料少了一份证明,眼看就要落选,陈阳突然站起来说:“我这里有份兼职,是我家公司的文员,周末去就行,一个月能挣两千,李梅你要是不介意,我帮你联系。” 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份“兼职”根本是陈阳特意为李梅找的——他怕直接给钱会伤李梅的自尊,就借着公司的名义,让她用劳动换取报酬。不仅如此,他还偷偷给李梅的饭卡充了钱,每次都说“是公司发的福利,我用不完”。李梅知道后,红着眼眶要还他钱,他却笑着说:“等你以后有能力了,再帮别人就行。” 还有一次,学校组织公益支教,要去偏远的山区小学。报名的时候,大家都犹豫着——那边条件艰苦,没热水,没空调,还要自己做饭。陈阳却第一个报了名,还拉着我们几个室友一起。去了之后才发现,他比谁都能吃苦:每天天不亮就跟着老师去家访,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也不喊累;晚上学生们要补习,他就主动教他们英语,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放动画片给孩子们看;看到学校的体育器材旧了,他悄悄联系厂家,捐了一批新的篮球和跳绳。 有个周末,我们一起去镇上买东西,路过一个废品站,看到一个老奶奶在捡瓶子。陈阳突然停下来,把身上所有的现金都给了老奶奶,还帮她把瓶子搬到车上。老奶奶拉着他的手不停道谢,他却红了脸说:“这点小事不算啥。”回去的路上,我忍不住问他:“你家里条件这么好,怎么还愿意做这些事?”他想了想说:“我爸妈从小就告诉我,钱是用来做事的,不是用来摆谱的。他们以前也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总说能帮别人一把,就别袖手旁观。” 大学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吃散伙饭。陈阳说他要回老家,帮父母打理公司,还要在当地建一所希望小学。我们都笑着说他“格局大”,他却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只是想做自己能做的事。”后来听说,他真的把希望小学建起来了,还经常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跟以前一样,穿着简单的衣服,跟孩子们一起在操场上跑跳,一点没有老板的架子。 现在我偶尔还会跟陈阳联系,看他发的朋友圈:有时是在希望小学跟孩子们的合影,有时是帮农户推销农产品的广告,有时只是一碗简单的面条。我终于明白,真正的有钱人,从来不是靠穿什么、用什么来证明自己,而是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用善意去温暖身边的人。陈阳让我知道,不管有没有钱,都该保持一颗真诚、善良的心——这才是最珍贵的东西,也是能让生活变得更温暖的力量。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我理解不了有钱人的一些做法。 上大学期间,我们班有一个浙江来的男生,刚开学男生的
芦苇飘雪
2025-09-21 12:05:31
0
阅读:1451
福建墨耕
不错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