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公才是人间清醒 我公公他是干工地的,60岁一到就退了,没有退休金,手里有个20多万存款。但说什么也不愿再去干活了。 起初我们都不理解。我和老公刚买了房,每月要还五千多房贷,孩子明年还要上幼儿园,正是用钱的时候。老公劝他:“爸,您再去工地盯两年,哪怕每月赚几千,也能帮我们分担点。”公公却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抽着旱烟摇头:“我干了一辈子钢筋活,腰早就不行了,再干下去,不是帮你们,是给你们添乱。” 话是这么说,我心里还是有点犯嘀咕。村里跟公公年纪差不多的老人,有的还在帮人看仓库,有的跟着工程队打杂,像他这样“闲下来”的,确实少见。有次我回娘家,我妈还念叨:“你公公也太‘任性’了,手里那点钱坐吃山空,以后有个病灾的,不还是得靠你们?”我嘴上反驳,心里却忍不住琢磨。 真正让我改变想法,是那年冬天。公公的老伙计张叔,比他小两岁,还在工地干零活,某天早上搬水泥时突然栽倒,送到医院查出是脑溢血,虽然抢救过来了,却半边身子动不了,每天要靠家人伺候,医药费花了十几万,家里的积蓄全掏空了。公公去医院看他,回来后闷头抽了半天烟,跟我们说:“你们看,我要是还在工地上,说不定哪天也这样。我现在好好的,不给你们添麻烦,就是帮你们省钱了。” 从那以后,公公开始把日子过得“精打细算”又“有滋有味”。他在院子里开辟了一小块菜园,春天种黄瓜、西红柿,夏天种茄子、豆角,秋天收了白菜、萝卜,就腌成咸菜,能吃一整个冬天。每天早上,他五点多就起床,先去菜园浇水,再绕着村子走两圈,回来给我们做早饭——小米粥熬得稠稠的,配着他自己腌的萝卜干,比外面买的咸菜还好吃。 有次我跟他去赶集,看见他在菜摊前跟老板砍价,五毛钱的青菜也要争半天,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却笑着说:“钱是省出来的,咱们不浪费,才能把日子过稳。”可转头看到村里的孤寡老人李奶奶,他却主动买了两斤苹果送过去,还帮李奶奶把水缸挑满。他说:“人活着,不能只想着自己,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去年夏天,村里修排水沟,需要人帮忙监工,每天给一百块钱。村长找到公公,说:“叔,您懂工程,帮我们盯几天呗?”老公觉得这活儿轻松,还能赚钱,劝公公去。公公却摆摆手:“我不去,盯工要天天在太阳底下晒,我这老骨头扛不住。再说,我现在在家种种菜、做做饭,陪孩子玩玩,比赚那一百块舒服多了。” 没想到过了几天,村长又来家里,说排水沟施工时遇到点难题,工人不知道怎么处理,想请公公去给指点一下。公公这次没拒绝,带着工具去了工地,只用了一个小时就把问题解决了。村长要给报酬,他却坚决不收:“我就是去搭把手,又不累,要钱干啥?” 后来我才发现,公公虽然不干活赚钱,却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他把院子里的废旧木料收拾起来,做成了几个花盆,种上了我喜欢的月季;孩子的玩具坏了,他拿着螺丝刀修修补补,比新买的还结实;我跟老公加班晚了,他总会留着热饭热菜,还会给我们泡上一杯热茶。 有次我跟公公聊天,问他:“爸,您手里那点存款,就不怕以后不够用吗?”他笑着说:“钱够花就行,我现在身体好,不用吃药打针,菜园里的菜够吃,你们也常给我买东西,啥也不缺。再说,真有急事,你们也不会不管我。”我看着他满脸的笑容,突然明白,公公不是“任性”,是活得通透。他知道,比起拼命赚钱,自己健健康康的,把家里照顾好,让我们能安心工作,才是对这个家最大的贡献。 现在,每次有人说公公“太闲”,我都会笑着反驳:“我公公才是最聪明的,他知道怎么把日子过舒服,过踏实。”看着公公在菜园里忙碌的身影,看着孩子围着他叽叽喳喳地叫“爷爷”,我心里满是温暖。原来幸福不是赚多少钱,而是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把平凡的日子过出滋味来。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我家楼上有个大伯,今年76岁,原先有儿有女有老伴儿,结果今年年初,老伴儿想让他把
【1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