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开国少将贺健去军营看望儿子时,却被哨兵拦在门口,贺健没有为难哨兵,而

尔说娱乐 2025-09-19 10:40:14

1970年,开国少将贺健去军营看望儿子时,却被哨兵拦在门口,贺健没有为难哨兵,而是说:“叫你们师长裴飞正跑步来见我!”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70年的一个春日清晨,开国少将贺健提着一个竹编菜篮子,步行来到三十八军一一三师驻地。 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将军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脚蹬一双老式布鞋,看上去就像个普通的乡下老农。 军营门口的哨兵挺直腰板,例行公事地拦住了他,要求出示证件。 贺健这才想起自己临时起意前来探望儿子,忘记携带任何证明文件。 哨兵们严格执行规定,不肯通融。 贺健站在军营门口,望着里面整齐的营房和尘土飞扬的训练场,不禁想起自己年轻时的军旅生涯。 这位老将军1910年出生于湖北黄安的一个普通农家,18岁就参加了当地的赤卫军,20岁正式加入红军。 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他从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威名赫赫的将军,经历过无数次生死考验。 就在哨兵与贺健僵持不下时,值班军官注意到这位老人虽然衣着朴素,但身姿挺拔,眼神锐利,气度不凡,便上前询问。 贺健平和地说: "请让你们师长裴飞正来见我。" 值班军官听到这句话,注意到老人说话时自然流露出的威严,立即意识到这位老人来历不简单,赶紧向上级报告。 裴飞正师长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听到报告后立即放下钢笔,快步走向军营大门。 当他看到站在门口的贺健时,顿时肃然起敬,连忙上前敬礼。 裴飞正曾经是贺健的部下,抗战时期就在贺健麾下任职。 他清楚地记得这位老首长在战场上的英姿,也记得他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的带兵风格。 贺健此次前来,主要是想看看在部队服役的儿子贺东平。 虽然身为高级将领,但他始终坚持不搞特殊化。 即便面对曾经的部下,他也只是以普通父亲的身份前来探望。 在裴飞正的陪同下,贺健与儿子在营区里见了面。 父子二人的交谈简短而朴实,没有过多的家常话,更多的是父亲对儿子的勉励和期望。 贺东平穿着整齐的军装,神情庄重地听着父亲的教诲,不时点头回应。 与儿子见面后,贺健和裴飞正在师部接待室里聊起了往事。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简陋的木桌上,两人一边喝着清茶,一边回忆起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 贺健特别提到了一件往事: 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他曾妥善处理过一起逃兵事件,保护了一批年轻战士的生命,其中就包括后来的裴飞正师长。 这件事充分体现了贺健既坚持原则又爱护士兵的带兵理念。 贺健将军一生保持着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生活简朴,严于律己。 他晚年仍然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每天清晨五点起床,午饭后准时午休。虽然年事已高, 但他每天都要收听新闻广播,关心国家大事。 2008年5月4日,这位老将军走完了98年的人生历程。 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他仍然心系战友,展现出革命军人的高尚情操。 这位开国少将的故事,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军人严守纪律、关爱部下、廉洁自律的优良品质。 他的事迹值得后人学习和铭记,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如今,当我们走进军事博物馆,还能看到贺健将军生前使用过的简陋物品,这些实物无声地诉说着那个年代革命军人的朴素与伟大。 主要信源:(中红网——开国将军贺健之子贺平访问长征书院(组图))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