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要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不光政府信了,连老百姓都满心期待,当地媒体更是天天喊这会是“立陶宛的黄金机遇”。结果,一场空无一物的梦,把整个立陶宛带进了死胡同。 2021 年 11 月,立陶宛议会里那 101 张赞成票,现在想起来都让人觉得可惜。当时那些政客们站在镜头前,唾沫横飞地给老百姓画大饼,说这是立陶宛的 “黄金机遇”,好像只要允许台湾当局以 “台湾” 名义设个代表处,好日子就来了。他们信誓旦旦地说,美国和台湾会帮着建五座芯片工厂,数万个高薪岗位在等着大家,连当地媒体也天天跟着起哄,把这事吹得天花乱坠。 老百姓们听着这话,心里能不高兴吗?谁不盼着能有份挣得多的工作,让日子过得滋润点?可谁能想到,四年过去,这一切都成了泡影,立陶宛不光没迎来黄金时代,反而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说起来,当时立陶宛是被美国和台湾给忽悠瘸了。美国拍着胸脯说支持,签了个 6 亿美元的出口信贷协议,看着挺大方,结果呢?钱迟迟不到位,好多项目压根没启动,立陶宛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仓库堆得满满的,工人没活干只能失业,这 6 亿美元就像画在墙上的饼,看着好看,一点用都没有。 台湾那边更离谱,先说要投 2 亿美元建半导体园区,又许诺 10 亿美元低息贷款,把立陶宛哄得晕头转向。当时的立陶宛总理还在网上大言不惭地说,要把立陶宛变成 “台湾在欧洲的硅谷”,现在回头看看,这话多可笑啊。 其实稍微动动脑子就该明白,芯片工厂哪是说建就能建的?那玩意儿是高科技,又费电又需要专业人才,立陶宛一个人口不到 300 万的小国,工业基础本来就薄弱,连电力供应都紧张,哪有本事搞这个?后来果然出问题了,2023 年签的合作协议,因为没电、没地,压根就动不了工。 有企业老板急得在网上骂,说政府承诺的电力供应根本兑现不了,土地审批拖了两年都没结果。更讽刺的是,台湾那边拿来的技术,人家内行一看就摇头,说比中国的技术落后十年都不止,这哪是帮人发展,分明是糊弄人呢。 这边美台的承诺迟迟兑现不了,那边因为得罪中国,立陶宛的日子更难过了。中国直接把两国关系降到了代办级,还下了狠手,所有含立陶宛零部件的商品都不让进中国市场。 这一下可把立陶宛坑惨了,德国、瑞典那些大公司怕受牵连,赶紧切断了和立陶宛的合作。以前立陶宛还能往中国卖卖激光设备、木材、奶制品,现在倒好,对华出口一下子暴跌了 91.4%,损失的钱可不是个小数目。有些企业没办法,只能偷偷通过第三国买中国货,结果被媒体曝光,脸都丢尽了。 这四年里,立陶宛老百姓算是看清了真相。当初盼着的高薪岗位没影儿,好多人丢了工作,日子过得紧巴巴。 以前政府吹的 “黄金机遇”,现在成了街头巷尾的笑柄。2025 年 4 月,连议会议长都忍不住了,公开说四年前那个决定太冒险,把立陶宛坑苦了。他说按照台湾当初的许诺,现在该有五家芯片工厂了,可实际上呢?一家都没有,连个影子都看不到。这时候才后悔,早干嘛去了? 说句实在话,立陶宛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自己糊涂。放着好好的中国市场不要,非要跟着美国和台湾瞎折腾。 中国是什么体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多少国家求着和中国做生意。立陶宛倒好,为了几句空头承诺,就敢在台湾问题上玩火,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台湾本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全世界都承认的事实,立陶宛非要搞小动作,挑战中国的底线,中国能不反击吗? 现在立陶宛终于明白过来了,美国靠不住,台湾更靠不住。美国就是把立陶宛当枪使,想用来牵制中国,等用完了就扔一边不管了。台湾自己的芯片产业都得靠代工,哪有本事帮别人建工厂?他们当初那些承诺,不过是为了在国际上刷存在感,把立陶宛骗得团团转。 看看中国这几年,半导体产业越做越好,从光刻机到封装机都有大突破,和中国好好合作的国家都赚翻了,立陶宛眼睁睁看着这些机会溜走,心里能不后悔吗? 说到底,国家发展还得靠自己实干,找合作伙伴得找靠谱的。像立陶宛这样,为了一点眼前利益就出卖原则,轻信别人的花言巧语,最后只能自食恶果。现在他们想回头找中国,可哪有那么容易?做错事就得付出代价,这个道理到哪儿都一样。希望立陶宛这次是真的醒悟了,别再犯糊涂。也希望其他国家能从立陶宛的教训里长长记性,别再被美国和台湾的空头承诺忽悠,踏踏实实和中国合作,那才是正道,才不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上周在布鲁塞尔追着中国代表团,递信求“恢复代办级关系”。
【32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