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企提出“离谱”要求:中国汽车若想卖到英国,必须满足这个条件。 英国那边又闹出个新鲜事,多家英国媒体都在报道,说英国的保险公司已经给中国车企下了最后通牒:想让你们的汽车在英国上路,就得乖乖加强防盗装置。 这话听着就带着股强硬劲儿,具体要求更是列了一长串:轮胎得换上防盗螺母,车门锁周围要加装钢板,发动机必须装防盗锁,还得加装检测非法入侵的软件,就连车灯位置都得特别加强防盗 。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看看英国的汽车盗窃有多猖獗。据《卫报》9 月 14 日的报道,英国平均每小时就有 11 起汽车盗窃案发生,这频率放在中国简直难以想象。 中国汽车这两年在英国卖得越火,这防盗的要求就来得越急。数据显示,今年 4 月比亚迪在英国就卖出了 2511 辆汽车,同比增长足足 650%,就连奇瑞集团旗下去年才进入英国市场的 Jaecoo 和 Omoda 两个品牌,也分别卖出了 1053 辆和 910 辆,直接把特斯拉远远甩在了身后。 销量上去了,被盗的风险自然也跟着涨,英国保险公司显然是坐不住了,毕竟赔付成本越来越高,他们总得想办法止损。 再看看这些防盗要求有多细致。防盗螺母说白了就是让小偷拆轮胎时无从下手,车门锁加钢板是为了防暴力撬锁,发动机防盗锁更是标配操作,但专门要求加强车灯防盗,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其实早有先例,英国之前就发生过男子偷警车顶灯被判入狱的案子,虽然那是警车,但也能看出车灯在英国确实是盗窃热点。现在看来,偷车贼已经把目光盯上了中国汽车的零部件,尤其是设计新颖的大灯,很可能拆下来就能在黑市卖个好价钱。 英国保险公司敢提这么具体的要求,底气还来自当地的行业标准。英国有个叫 Thatcham Research 的机构,专门制定汽车安全标准,想在英国卖车,过不了他们这关根本不行。 这次要求的防盗措施,其实就是冲着这些标准来的,比如针对无钥匙进入系统的漏洞,要求加装运动检测技术;针对车辆控制系统的安全隐患,要求加强加密防护。 这些技术细节对中国车企来说不算难事,但要针对英国市场专门改造生产线,成本肯定少不了。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对中国车企提要求? 要知道英国的汽车盗窃问题早就存在,2016 到 2017 年间盗车案就激增过 30%,创下六年来的新高。而且小偷的技术也在升级,之前就有报道说,英国部分车辆的无钥匙系统存在漏洞,专业盗车团伙用网上买的解锁装置,几秒钟就能把车开走。 但过去这些问题似乎没让保险公司如此兴师动众,直到中国汽车在英国市场异军突起。有业内人士就直言,这对中国车企来说更像是一场 “速成班”,逼着你快速适应本地规则。 中国车企现在的处境有点两难。答应这些要求吧,加装防盗装置肯定会增加成本,原本靠性价比打开市场的优势可能会打折扣。以比亚迪为例,现在每卖出一辆车可能要多花几百英镑在防盗上,长期下来可不是小数目。 但不答应又不行,没有保险公司的支持,消费者买车时要付的保费会更高,甚至可能影响车辆上牌上路。所以哪怕觉得要求离谱,车企们也得想办法应对,和英国本地的安防企业合作,或者调整生产线专门适配欧洲标准。 这事儿还牵扯出更深层的问题。英国的汽车盗窃案虽然多,但破案率和处罚力度却跟不上。数据显示,2012 到 2016 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有 38 万辆汽车被偷,却只有 7405 人被起诉,判监禁的比例不到 20%,罚金还不到 200 英镑,跟在车里打电话的罚款差不多。 这种司法环境下,盗窃成本太低,小偷自然有恃无恐。现在把防盗的责任全推给车企,难免让人觉得有点转移矛盾的意思。更有人担心,这会不会成为新的贸易壁垒?毕竟中国汽车这两年在欧洲市场攻城略地,传统车企肯定压力不小,借着安全标准做文章也不是没有可能。 目前中国车企还没公开抱怨这些要求,毕竟想在英国市场站稳脚跟,遵守当地规则是必须的。但英国网民已经吵翻了天,有人觉得保险公司小题大做,也有人吐槽英国的治安太差,居然要让车企来背锅。 不过从过往的情况看,中国企业向来擅长在合规中寻找机会,说不定过不了多久,针对英国市场的 “防盗加强版” 中国汽车就会上市,既满足了保险公司的要求,又能打出新的卖点。 这事儿跟美国对印度提要求有点像,都是一方借着规则给另一方施压。英国保险公司嘴上说的是防盗,实际上是在用市场准入做筹码,逼着中国车企投入成本适应本地标准。 至于这些要求会不会越来越严苛,恐怕要看中国汽车在英国卖得有多好。要是销量继续增长,说不定下一步就会要求更复杂的安全认证,甚至把防盗等级和保险费率直接挂钩。 对中国车企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成长的机会,毕竟能在汽车盗窃率这么高的市场证明自己的安全性,走到哪儿都有底气。
12小时!英国刚签完威士忌订单,后脚就冻结中企资产—结果中国反制快准狠,直接让伦
【36评论】【6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