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斯克在洛杉矶科技大会上怒批“美国政府陷入债务枷锁,基本无可救药”,他还表

地缘历史 2025-09-18 09:44:16

近日,马斯克在洛杉矶科技大会上怒批“美国政府陷入债务枷锁,基本无可救药”,他还表示“想要解决债务问题,唯一的希望在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否则美国就完蛋了”。他转发视频时,用的标题就俩字“完蛋!”   2025年9月,美国联邦政府的国债利息支出高达1.3万亿美元,而五角大楼今年的预算才8950亿。   什么意思?意思是,美国现在花在“借钱的利息”上,比花在“打仗的军队”还多。   借钱比打仗还贵,这国家怎么还能继续装作一切正常?   马斯克说,如果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不能解决这个债务问题,“我们就完蛋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一个曾经身居政府高位、看过系统内部运行逻辑的人的真实恐惧。   他知道这个机器有多烂,有多难修。他自己就试过修,结果被机器反噬了。   想当初,1月20日刚上任“政府效率部”部长的时候,马斯克意气风发。   他带着算法、带着机器人、带着对AI的信仰冲进华盛顿,像是要清场重建。   但不到五个月,他就灰头土脸地走了人。5月30日,他在X上发了一句“系统不可修复”,然后直接辞职。   他推行AI审计系统,推出“GSAi”聊天机器人,甚至想用特斯拉的机器人替代一部分政府文员。   结果呢?26万人要么被裁,要么被迫签了裁员协议,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官动荡。   国会两党轮番上阵,左说他滥权,右骂他危险。   他试图动财政部的奶酪,结果财长贝森特直接在闭门会议上拍桌子。   他试图砍国际开发署的预算,国务卿鲁比奥在电视上公开反对,说他“破坏国家安全”。   最讽刺的是,马斯克的敌人不仅在体制内,还有白宫。   他公开反对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说那是“令人作呕的欺诈”,说那会让美国财政赤字在未来十年多出至少3.4万亿美元,算上利息,要多出超过4万亿。   他在内部会议上说,这是“把刀架在国家脖子上”,结果连总统都开始不待见他。   所以,他说,美国不是没救,是没人敢救。说白了,是这个国家的政治系统,不允许被修复。   他不是没试过用技术来拯救体制。   他也不是没想过用机器人去替代低效人力。   但他终于明白了一个残酷事实:在华盛顿,政治逻辑永远高于技术逻辑。   你可以让机器人扫地,但你不能让它扫掉一个议员的饭碗。   你可以用AI做预算分析,但你不能让它揭穿一整个部门的浪费。   这个系统不是不懂技术,而是压根不想懂。   所以他才会说,AI和机器人是美国唯一的希望。   不是因为它们神奇,而是因为除了它们,已经没人能动这摊烂泥了。   他知道这话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他也知道,这已经是现实中最后的可能性了。   但问题也来了,就算技术真的能解决债务问题,那又要付出多大代价?机器人上岗,谁下岗?   AI节省预算,是不是意味着更多人失业?社会能不能承受住这种剧烈的变动?   马斯克虽然没在峰会上讲这些,但他心里清楚:技术越强,社会越脆。   更别说,美国的产业基础早就空心化了。   你要机器人生产线,可你连基础零件都得靠进口。   你要AI系统落地,可你连数据中心都不够用。   你要的是“再工业化”,但你面对的是一个早就习惯“金融泡沫”的国家结构。   马斯克想用技术“再造美国”,可现实是,美国早已不再是那个能被再造的国家。   他不是没想过靠外交缓一缓。他知道债务压得政府喘不过气,所以最近的对华谈判节奏也突然提速。   一边让财长贝森特去谈关税,一边又派出商界代表团去北京表诚意。   看上去是战略分进合击,实则是财政绷不住了,要找个出口。   但问题是,中国不是提款机,也不会给你买单。你欠的债,不是靠谈判就能抹平的。   所以,马斯克才会在社交平台上转发视频,配的文字就两个字:“完蛋。”   今天你还能靠印钞维持信用,明天你可能就连利息都还不起。   一旦美元信用崩塌,全球金融市场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地震。   到时候,别说机器人救不了你,连AI也不愿意接这个锅。   他曾是这个系统的改革者,最后成了它的弃子。   他愿意用技术换未来,但这个国家,宁愿守着债务等灭亡。

0 阅读:0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