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犯难了! 泰国这回可是遇到了个甜蜜又头疼的难题——钱太“值钱”了。 2025 年刚过去大半年,泰铢兑美元汇率已经涨了超 7%,直接冲到近四年的最高点。这事儿听着像好事,可大米老板们算完账拍桌子,榴莲商们对着订单叹气,连汽车厂都开始琢磨着把生产线搬去越南,到底咋回事? 先说说最直观的苦 —出口商快扛不住了。泰国是出了名的 “大米王国”,今年第一季度大米出口量明明比去年多,可换成泰铢一看,利润反而少了近一成。之前靠低价抢国际订单的泰国大米,现在美元报价得往上提,结果不少国家转头就跟越南、印度签了单。 热带水果的日子也不好过。眼下正是榴莲、山竹的丰收季,中泰边境的水果口岸天天车水马龙,可榴莲商们却笑不出来。泰铢一升值,榴莲的美元计价成本涨了不少,中国生鲜平台上的泰国榴莲不得不涨价,有些经销商干脆减少进货,改买菲律宾芒果。 但有意思的是,有人愁就有人喜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反而捡了个便宜。比亚迪、上汽这些中国车企在泰国建的工厂,最近天天加班赶工。为啥?因为他们要从中国进口电池,泰铢值钱了,买电池的成本直接降了!现在泰国电动车产量占比已经冲到 35%,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 曼谷郊外的比亚迪工厂负责人说“以前进口一组电池要花不少泰铢,现在能省近 10%,我们直接把省的钱投去扩产,订单都排到明年了。” 那泰铢为啥突然这么 “牛”?其实是美国在背后推了一把。 今年美联储已经降了两次息,美元变得不值钱,国际资本就像闻到糖的蚂蚁,全往泰国跑。第一季度就有 470 多亿泰铢的外资涌进来,大部分投到了东部经济走廊的工厂和办公楼。但泰国央行这次学乖了,没像 1997 年那样盲目花外汇储备干预,就靠小操作慢慢调,怕再栽跟头。 更聪明的是商家们,已经开始想办法 “躲” 汇率波动。榴莲商阿隆现在跟中国客户打交道,直接用人民币结算,每笔订单能省 3% 的兑换费,省下来的钱他买了辆新的冷链车,榴莲运到中国更鲜了。汽车零部件厂更直接,把组装环节搬到了越南,用越南盾买原材料,再也不用天天盯着泰铢汇率看了。 不过风险也藏在背后。开泰研究中心最近发了报告,说 8 月份泰国近 40% 的商品都在降价,通缩风险越来越大,泰国工业联合会主席克里恩克莱急了:“出口占我们 GDP 的 60%,泰铢再这么涨,很多小工厂要倒闭了。” 政府也没闲着,赶紧出了政策救场 — 给造电动车的企业减所得税,还调整了部分产品的关税分类,帮出口商符合国际标准。 更长远的是,泰国还在跟马来西亚、新加坡商量,以后东盟国家之间做生意、旅游,直接用本国货币付款,不用再换成美元,这样汇率波动的影响就小多了。 其实现在全世界都在看泰国 — 泰铢这波涨,不是因为泰国经济有多强,更多是全球资本在赌东南亚的产业链。中国的电池、泰国的汽车、印尼的棕榈油,现在都在试着用本币结算,慢慢摆脱对美元的依赖。泰国能不能扛住这波压力,不仅要看央行怎么调汇率,更要看能不能抓住新能源这个机会,把产业链做稳。 毕竟对泰国人来说,泰铢值钱是好事,但要是赚不到钱、丢了订单,再 “贵” 的钱也没用。现在大家都在等 ,等这波汇率波动过去,等新的订单进来,也等泰国能在这场全球经济的 “大洗牌” 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参考资料: 泰国总理阿努廷称政府将“紧急处理”泰铢升值问题.--2025-09-15 14:30·新浪财经
不仅泰国国王没想到就连佩通坦自己也没想到 她这一离开,泰国旅游业居然凉得这
【6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