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打聪明啦,放弃抗议直接封锁通道,来多少炸多少,不让西方武器落入乌军手中。 俄罗斯这仗算是打明白了,以前对着西方援乌整天在联合国递抗议信,结果人家德国一家 2024 年就给乌克兰送了 81.5 亿欧元的武器,这些炮弹、装甲车照样顺着铁路往乌东前线运。 现在不一样了,2024 年 6 月 11 日凌晨,敖德萨港突然被 21 枚导弹、53 枚制导炸弹和近 1400 架无人机轮番轰炸,港口里那些刚卸船的 “海马斯” 火箭炮和 “爱国者” 防空系统,还没来得及转运就成了一堆废铁。这前后对比就像换了个剧本,以前是外交嘴炮打不停,现在直接用导弹当快递拒收单。 要说这转变的关键,还是武器库里的家伙什给了底气。俄军现在用的 “口径” 巡航导弹和 “伊斯坎德尔 - M” 导弹,精度能控制在 2 到 7 米之内,说打列车驾驶室就不会打到车厢。2024 年 4 月 25 日那回,黑海舰队发射的 “匕首” 超音速导弹,在切尔卡瑟州斯米拉地区精准命中一列北约军列,车上的炮弹和导弹全炸了不说,连铁轨都拧成了麻花,信号设备彻底瘫痪。 更狠的是这种导弹飞得比声音还快,乌克兰的防空系统看着导弹过来都来不及反应,只能眼睁睁看着武器在半路上 “报销”。普京 2024 年说要生产 140 万架无人机,是去年的 10 倍,这就意味着俄军现在每天能派出几百架无人机盯着运输线路,发现目标就炸,根本不给西方武器喘息的机会。 运输通道这块现在被堵得严严实实。敖德萨港原本是北约武器进乌克兰的主要海上通道,西方的装甲车、炮弹大多从这里卸船,再通过铁路往东部前线送。俄军 6 月炸完之后,乌克兰海军发言人都承认,港口设施修复得花很长时间。 被逼无奈的乌克兰只能转道多瑙河,结果 7 月刚把粮食仓库和货柜码头挪到列尼港,俄军的无人机就追了过来,15 架无人机炸完,仓库塌了不说,连罗马尼亚总统都坐不住了,出来谴责俄罗斯把炸弹扔到了边境附近。现在多瑙河上的船只要么不敢靠港,要么就得绕远路,保险公司也暂停了战争保险,就算有公司敢接,保费也涨得离谱。 铁路运输更是成了重灾区。俄军现在专挑铁路枢纽和变电站下手,4 月 26 日炸了顿涅茨克州的铁路桥,修复就得好几个星期;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电力变电站挨炸后,铁路供电直接中断,军列只能趴在铁轨上等着挨打。 7 月 23 日俄军又用无人机攻击铁路电力系统,导致大批军列延误,乌克兰那边急得没办法,甚至派无人机反击俄罗斯境内的列车,但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要知道乌克兰的铁路网本来就老旧,现在关键节点一个个被炸,西方援助的武器想从波兰边境运到前线,比以前难了不止一倍。 这连锁反应可就热闹了。西方以前靠海运运武器,量大还便宜,现在只能转成空运和陆路运输。海运成本低,但现在敖德萨港用不了,多瑙河又不安全;空运速度快,可一架运输机装的武器还不够一个旅打一天的;陆路用卡车运,不仅慢,还得绕道罗马尼亚、摩尔多瓦这些国家,运输成本一下子涨了 15%,有些企业绕行北欧港口,成本直接飙了 40%。美国虽然签了 610 亿美元的援乌法案,但现在每送 1 美元的武器,光运费就得多花 4 毛,等于凭空蒸发了一大笔钱。 俄罗斯这边算盘打得很精,不光炸运输通道,连乌克兰本土的军工厂也一起端了。他们知道光堵外援还不够,得让乌克兰自己也造不出武器。之前炸了几个主要军工厂,现在又盯着西方武器的存储点和维修厂打,敖德萨造船厂就是例子,这里本来负责维修乌军快艇和组装无人艇,被炸之后生产线全停了。这么一来,乌克兰前线武器打坏了没人修,西方送的新武器又运不进来,两头一堵,战场上的弹药自然就跟不上了。 其实俄罗斯早该这么干了。2023 年在联合国不知道提了多少次抗议,结果西方该送的武器一样没少,德国全年军火出口创纪录,大部分都流向了乌克兰。现在改用导弹说话,效果立竿见影。西方虽然嘴上喊着要加大援助,但真到了运输的时候,谁都怕自己的武器成了俄军的活靶子。那些以前从波兰、罗马尼亚边境源源不断运进来的装备,现在得小心翼翼绕着俄军的无人机走,有些军火商甚至开始给武器买双份保险,一份保打仗,一份保运输。
俄打聪明啦,放弃抗议直接封锁通道,来多少炸多少,不让西方武器落入乌军手中。 俄罗
诗酒花茶度余生
2025-09-16 12:59:02
0
阅读: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