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邮电分家后,邮政第一年就亏了179亿,成了全国最穷的行业。为了活

海边观潮客 2025-09-15 16:44:00

1998 年邮电分家后,邮政第一年就亏了 179 亿,成了全国最穷的行业。为了活下去,邮政只好租房子租楼,日子过得很艰难。 一百多年前,清朝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大庆邮政官局,算是正式把古老的邮驿制度转成了现代邮政体系。 刚开始,邮政做的事情很简单,无非是送信、寄包裹、汇钱这几样。 但就算这样,它的出现也大大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天南地北的信息传递不再只靠人捎口信或者镖局,邮政成了连接各地的重要纽带。 那会儿电信分走的都是 “香饽饽”,装固定电话、搞移动通信这些业务,随便接个单子都能赚不少。可邮政留下的全是难啃的 “硬骨头”—— 送信要跑遍大街小巷,偏远山村哪怕就一户人家,信也得送到;寄包裹不管是几斤重的土特产,还是老人给外地孩子寄的棉衣,都得扛着走。有次我回老家,听村里的王大伯说,2000 年那阵,他儿子在深圳打工,寄回来的身份证只有邮政能送到山上来。邮政员背着包,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鞋都磨破了,送到的时候还笑着说 “别耽误你用”。 你想啊,送这一张身份证,油钱、时间成本都比赚的邮费多,可邮政没说过不送。反观那些赚钱的行业,偏远地方根本不愿去,觉得 “不划算”。邮政亏的 179 亿里,藏着多少这样 “不划算” 的民生账 —— 给山区老人送养老金汇款,跑几十里路只赚几块手续费;给边防哨所送报纸,大雪封山也得骑着马往上闯。 有人笑邮政 “穷”,租房子过日子寒酸,可没人想想,要是邮政也跟别的行业一样只挑赚钱的活干,那些没快递到的山村、没信号的哨所,老百姓找谁寄信、取包裹?从清朝的邮政官局到现在,它就没只是个 “赚钱的买卖”,更像条捆着全国各地的绳子,把偏僻地方和外面的世界绑在一起。就算亏了钱,这条绳子也没松过,这哪是 “穷” 啊,是揣着民生的责任在扛事儿。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33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