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四川省通江县一村姑深夜跑到县公安局报案,她称自己的新婚丈夫张克明很有可能是潜逃的原国军高级将领。 通江县公安局对此极为重视,当即跟随村姑来到家中逮捕了正在熟睡的张克明。当张克明被公安局带走后,他什么都没说,只是深情地看了一眼村姑并叹了口气。 通江县公安局本以为需要经过一番审讯才能让张克明交代,岂料张克明到了公安局后很平淡的就交代了一切。原来张克明原名王凌云,曾是国军的中将司令,也是一代抗日名将。 王凌云1899年出生于河南洛阳蟒庄村,其家为当地的耕读家庭,1917年立志报国的王凌云决定投军,在当时的军阀混战中,王凌云很快凭借其机智谋略和骁勇善战晋升为团长。 1930年王凌云所部被国民革命军第20路军总指挥张钫收编,张钫任命王凌云为第20路军第3师少将师长。当年年底,蒋介石再次对第20路军进行整编,将20路军改编为两个师,王凌云担任第75师第225旅少将旅长。 从此王凌云成了蒋介石麾下干将,从1931年到1937年,王凌云先后参加了蒋介石发动的对中共红军进行的第3、4、5次围剿,对红军打击很大。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凌云所部被蒋介石调到上海参加了淞沪会战,在淞沪会战中王凌云率部驻守福山,与日军激战三天三夜,王凌云为了激励将士奋勇抗日而赤膊端着机枪上阵杀敌,最终在王凌云拼命抵御下守住了福山。 当时蒋介石听闻王凌云守住福山大为高兴,亲笔给王凌云所部题写了“福山铁军”的称呼,并晋升王凌云为76师中将师长。 此后王凌云率部先后转战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与日军激战数十次,后来王凌云又参加了参加昆仑关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南昌会战、岳阳会战、桂南会战。 1942年王凌云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2军中将军长兼任滇西警备副司令,王凌云率部加入中国远征军序列。 1944年,王凌云率部强渡怒江,攻击龙陵象达、平嘎,穿插至芒市至龙陵公路张金山、红果园一线,切断日军第56师团增援龙陵、腾冲通道。其所部第9师、第76师与日军血战数月,为收复龙陵做出了重大牺牲。 可以说王凌云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很大贡献,可以称他为一代抗日名将,但他却坚持顽固的遵从蒋介石的命令,并于1947年接受蒋介石委任为第13绥靖区总司令,下辖第2军、第15军、第64军以及一些地方民团,率部驻守河南南阳抵御解放军。 王凌云在南阳期间,强行征调民众修建南阳军事机场,设立情报机构和军事法庭,联合军统特务大肆在河南地区抓捕中共地下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凡是中共党员被他逮捕后都受到严刑拷问。 但是随着1948年11月份,南阳解放,王凌云所部被解放军击溃,王凌云率部撤离南阳时,曾强迫南阳数万名百姓出城,王凌云企图把一座空城南阳留给解放军,最终使得其所部军队尽失人心,王凌云最后只率残部跑到了襄阳。 后来王凌云率残部跑到四川大巴山一带继续抵抗解放军,但很快四川全境解放,很多四川国军将领都宣布起义,这时候王凌云如果能顺应形势起义,还能将功抵过,可他却依然选择负隅顽抗。 直到1950年时,王凌云所剩残部不是被歼灭就是逃跑或投降,王凌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时候他明白再打下去早晚会被解放军俘虏,于是王凌云悄悄离开部下,独自一人化名为张克明跑到了通江县务农。 后来王凌云凭借勤恳务农获得了一名村姑的喜爱,村姑决定嫁给他,王凌云也决定就此隐姓埋名当一个普通农夫终其一生。 但王凌云从军多年,一直是国军高级将领,其身上的气质绝非普通农夫气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快村姑就发现王凌云气质与众不同。 在婚后的日子里,随着接触日久,村姑越发觉得王凌云不是普通人,后来村姑趁他不备时,私下翻看他收藏在炕底下的衣服包,从中发现了国军中将军服,至此村姑明白丈夫并不是普通农夫而是潜逃的国军高级将领。 当时全国正在开展镇反运动,村里四处都有宣传标语,因此村姑思想觉悟很高,当即就向公安局举报了王凌云,这才导致他被捕。 王凌云被捕后很痛快的就交代了自己的身份,随即他就与1950年化装潜逃被抓的国军上将王陵基一起被四川省移送北京,王凌云作为被俘战犯关入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在功德林中王凌云彻底悔悟了,积极接受思想改造,由于表现积极还被选为战犯学习委员,1961年王凌云获得特赦,此后定居北京,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 1963年,全国政协遵从王凌云想回河南老家的个人意愿,安排他回河南政协工作,从此王凌云定居河南郑州。 特殊十年时期,王凌云受到了严厉批判和批斗,1968年夏天,一次批斗会议结束后,王凌云不堪受辱,离家出走,河南省曾多次派人寻找他,但都没有找到他的踪迹,从此他就成了失踪人口下落不明。 也许王凌云最后真的看透一切,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从此隐姓埋名,隐藏自身气质,真正过上了普通农夫的生活。
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旅长陈赓请罪,避重
【1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