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账本"曝光:占北京黄金位置,斥35亿建成的“鸟巢”,自从建成后,每年光维护费就高达8000万,甚至被外媒断言“注定荒废”,那么事直至今日,鸟巢究竟是赚是赔了? 当年外媒盯着鸟巢那 35 亿造价和 8000 万年维护费,拍着胸脯断言这地方 “注定荒废”。 确实,奥运会一结束,鸟巢差点就成了 “烫手山芋”—— 顶级赛事一年到头没几场,国内联赛撑不起这么大场子,黄金地段杵着个空荡荡的体育场,光每年维护费就得烧掉 8000 万,说不着急那是假的。 可谁能想到,这地方现在成了香饽饽?外媒的脸怕是被打疼了。 就说 2024 年,鸟巢光靠演唱会就赚了 1.6 亿,全年 39 场演出排得满满当当,周杰伦、五月天这些顶流歌手挤破头要订场地,单场租金 500 万还得提前排队预约。 要知道,这收入可不是小打小闹,光演唱会这块就把全年维护费轻松覆盖了,剩下的还能再赚一笔。 其实鸟巢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没把自己困死在 “体育场馆” 的框框里。 奥运会后那段尴尬期过后,运营方就琢磨明白了:这么好的地段,这么独特的建筑,干嘛非得死等赛事? 于是旅游门票、商业展览、大型活动一股脑全安排上,游客来北京必打卡,企业办活动首选这里,连马拉松起点都设这儿,硬生生把闲置场地变成了 “吸金磁场”。 现在再算这笔账,就不能只盯着当初的 35 亿和每年的维护费了。 演唱会收入占北京演出市场六成票房,周边商圈因为这个地标火得一塌糊涂,地铁里永远挤满了看演出、逛景点的人,这带动的消费可不是小数目。 更别说鸟巢早就成了北京的脸面,提到中国的大型场馆运营,全世界都得提一句鸟巢的例子,这种品牌价值根本没法用单纯的钱来衡量。 外媒当初只看到 “养不起” 的难题,却没料到中国人会把体育场玩出花来。说白了,鸟巢早就不是单纯的体育场馆了,它成了能唱歌、能展览、能打卡的城市文化地标。 现在每年稳稳当当的收入不说,还成了北京的一张活名片,这账怎么算都是赚的。 那些说 “注定荒废” 的预言,如今看来更像是个笑话 —— 好东西不怕没人用,就怕没找对用法,鸟巢这波转型,确实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鸟巢"账本"曝光:占北京黄金位置,斥35亿建成的“鸟巢”,自从建成后,每年光维
探修説
2025-09-15 11:25: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