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谈判,中国采取了新的策略方式,只谈判但不会让步,如果要谈中国敞开大门,如果想让中国让步是不可能的! 中国这次对美国芯片出手绝非偶然。商务部在2025年9月13日正式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这场调查直接瞄准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 老美过去几年拼命往中国市场塞货,2022至2024年间进口量暴增37%,价格却暴跌52%。这种“量增价跌”的搞法明显涉嫌倾销,直接把国内厂商逼到墙角。2024年较2023年,国内同类产品加权平均单位内销毛利润下降33.41%,企业从盈转亏,开工率较2022年降了17个百分点。 美国以为靠低价就能冲垮中国芯片业,结果踢到铁板。中国不仅没垮,反而借势发起反击。这次反倾销调查就是应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申请发起的,完全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调查机关将依照法定程序开展,充分保障各利害关系方权利,并根据调查结果客观公正作出裁决。 英伟达等美国芯片巨头现在尝到苦头了。他们原本囤积大量芯片,指望对中国市场开放后能大赚一笔,甚至还搞性能减配版来应付管制。结果中国企业根本不买账,订单寥寥无几,库存积压严重。中国市场的冷静反应让美国芯片商措手不及,他们的算盘彻底落空。 中国这次反制可是有备而来。调查范围覆盖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其中通用接口芯片包括CAN接口收发器、RS485接口收发器、I2C接口芯片、数字隔离器芯片等,栅极驱动芯片则涵盖低边驱动、半桥/多路驱动以及隔离驱动芯片。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系统等领域,是中国制造业的关键组件。 美国政府的双标操作早就激怒了中国。他们一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和“长臂管辖”,对中国芯片产品和人工智能产业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另一边又想让自己的芯片企业在中国市场疯狂赚钱。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中国商务部的反倾销调查就是对这种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有力回击。 中国芯片产业已经具备反击底气。国产模拟芯片企业如圣邦股份、思瑞浦等正在崛起。中芯国际、华虹等晶圆制造厂也在快速成长。2022至2024年间,虽然美国芯片进口量增加37%,但国内产业的竞争力也在提升。这次反倾销调查有望释放超1000亿元的市场空间,标志着模拟芯片国产替代从“市场自发”升级为“政策强制”。 中国不再被动应对美国的贸易打压。商务部同期还宣布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这个调查范围极广,涵盖2018年以来美国基于对华301调查结果加征的关税,2022年以来限制对中国出口集成电路相关产品和制造设备的措施,限制“美国人”参与中国半导体项目的规定,根据《芯片与科学法》限制相关企业和个人在中国开展经贸与投资活动,以及2025年5月限制使用中国先进计算集成电路等措施。 中国的贸易策略已经成熟。要谈,我们敞开大门;要打,我们奉陪到底。但这种“奉陪”不是盲目对抗,而是有理有据有节的反制。反倾销调查就是国际贸易中的常见手段,中国运用得恰到好处。 美国芯片企业现在面临两难境地。如果想继续在中国市场赚钱,就必须遵守公平贸易规则,不能再搞倾销那套把戏。中国市场的规模和技术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任何全球芯片企业都无法忽视这个巨大市场。 中国企业也在这次贸易博弈中展现智慧。他们不再盲目追求国外芯片,而是更加重视国产替代。2024年较2023年,虽然美国芯片进口量增加,但国内企业已经开始调整供应链,增加国产芯片采购比例。这种市场自发的国产化趋势与政府的反倾销调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 全球半导体格局正在重塑。中国从过去的追随者逐渐转变为竞争者。虽然在高端的EUV光刻机和EDA工具等领域仍存在差距,但在模拟芯片、成熟制程、封装测试等环节已经具备强大竞争力。中芯国际用DUV光刻机搞出了7纳米芯片,长江存储的232层闪存良率突破90%,华为更是拿出了自己的EDA工具和麒麟芯片。 这场中美芯片博弈还在继续。但中国已经明确表态:合作可以,但要中国单方面让步是不可能的。反倾销调查只是中国贸易工具箱中的一件工具,必要时还会拿出更多反制措施。美国想要同时实现“赚中国钱”和“卡中国脖子”两个目标,终究是一厢情愿。
现在,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谈判,中国采取了新的策略方式,只谈判但不会让步,如果要
史鉴奇谈
2025-09-15 10:58:43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