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迷里总有人替周瑜喊冤:“既生瑜何生亮”也太离谱了!周瑜意气风发时,诸葛亮还没

路昭看娱娱乐 2025-09-15 08:43:22

三国迷里总有人替周瑜喊冤:“既生瑜何生亮”也太离谱了!周瑜意气风发时,诸葛亮还没崭露头角,他出身顶级官宦之家,是跟着孙策平定江东的左督,赤壁之战主导孙刘联军,妥妥的高富帅+人生赢家,哪有嫉妒诸葛亮的必要? 其实这事儿,罗贯中还真有点“私心”。《三国演义》本就是“重刘贬曹”的路子,不光曹操集团,除了刘备阵营的人,多少都被弱化、丑化——年轻的诸葛亮要当中篇章主角,就得有人来“垫”,周瑜恰好成了那个对比项。历史上两人基本没交集,周瑜比诸葛亮大8岁,赤壁之战是周瑜主导,诸葛亮只负责和鲁肃促成联盟;可演义里,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计,硬是加了“三气周瑜”的戏码,把周瑜写成了“因嫉妒而气急攻心”的形象。 但说罗贯中纯“黑”也不全对,他其实是“一黑一吹”。历史上周瑜是“万人左督”,和程普分任左右都督,赤壁是孙刘联军的功劳;演义里直接把他抬成“大都督”,把赤壁之战写成他的“个人秀”,连黄盖的火攻计都成了他智谋的一部分。只不过这“吹”是为了给诸葛亮做铺垫,周瑜越强,越显得诸葛亮“技高一筹”,反而让周瑜的性格显得狭隘了。 而且历史上的周瑜压根不是这样——他心胸宽广,孙权对他言听计从,连易中天都讲他是“人生赢家”,向来只有别人嫉妒他的份。演义里写他“嫉妒诸葛亮”,更可能是剧情需要:一是为了制造戏剧性,总写打打杀杀多无聊,英雄间的“相爱相杀”才好看;二是站在东吴立场,周瑜确实认为诸葛亮是江东大患,“除葛贼”是为了东吴安危,演义把这层“忌惮”改成了“嫉妒”,才让他的形象跑偏。 说到底,这就是小说和历史的区别。罗贯中不是历史学家,他写《三国演义》是带着对刘蜀的偏爱,诸葛亮是他的“真爱”,自然要让其他角色为这份偏爱让路。周瑜的“冤”,不过是成了主角光环下的背景板罢了。 你们觉得罗贯中写周瑜嫉妒诸葛亮,是单纯为了捧诸葛亮,还是为了剧情戏剧性?如果演义里没加“三气周瑜”,你心中的周瑜形象会不一样吗? 三国故事点评 诸葛亮的评价

0 阅读:21
路昭看娱娱乐

路昭看娱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