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战败,10000多女兵沦为俘虏,苏军的处理方式让日本人胆寒,甚至多年后仍感觉

野史记录 2025-09-14 06:45:59

日军战败,10000多女兵沦为俘虏,苏军的处理方式让日本人胆寒,甚至多年后仍感觉后怕! 1945年,苏军的钢铁洪流集结完毕,装甲集群洪水一般涌入我国东北,打得日军措手不及。彼时的日本关东军纸面上虽然仍有70余万兵力,但真正的实力在一次次抽调去太平洋战场后,如今早已经不复当年。 兵败如山倒 面对苏军的猛烈攻势,日军几乎是毫无抵抗之力,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之际,日军的少壮派却仍然企图作最后的困兽之斗。但所谓的“玉碎”,不过是牺牲底层百姓的孩子罢了,他们高层军官却没有一个冲上去与苏联拼命。 即便如此,那些以自杀式攻击苏军的“神风特工队”,根本阻挡不了苏军的脚步,很快就被洪水一般的攻势淹没了。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曾经侵略中国的60万关东军沦为苏军的俘虏。关于如何处置这些日军俘虏,很多人都参与了讨论,但苏军最后决定将这些俘虏运往西伯利亚干苦力,算是给这些人为自己犯下的罪行一个赎罪的机会。 西伯利亚是苦寒之地,苏联根本找不到工人愿意去那里挖矿,这60万日军战俘简直是最好的苦力。起初,日军战俘还不清楚将要面对什么,但等他们登上前往西伯利亚的火车以后,其实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将要面对什么了。 由于日军战俘的数量庞大,西伯利亚的铁路线又数量有限,几乎所有能跑的火车都用上了,其中不乏很多装货的专列。日军战俘们挤在火车上,在凛冽的寒风中快速前进,即便抱团也根本无法取暖,至于逃跑就更是痴心妄想。 沿途荒无人烟,天寒地冻,跟着列车走以后可能要遭罪,但跳车逃跑不被打死也会饿死。日军战俘虽然可恨,但他们却不傻,面对生死存亡时,也能做出正确选择。至于那些走海运坐船的日军战俘,就更升不起逃跑的念头了。 于是,60万日军战俘陆续被送到西伯利亚,在那里开始了苦力之旅,相信很多日军战俘会后悔,还不如当初跳车饿死算了。 西伯利亚地区荒无人烟,居住条件更是惨不忍睹,营地的土坯房四处漏风,取暖设备更是不舍得尽情的燃烧,毕竟谁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往西伯利亚运送物资,再消耗大量物资去养一群战俘?所以,日军战俘住的地方很差,每晚很多人挤在一起,瑟瑟发抖中入睡,冰凉的地铺更是让他们寒冷彻骨。 除此之外,日军战俘们的食物也少的可怜,坚硬的黑面包和石头一般的冻土豆是他们的主要食物。偶尔苏军大发善心,会给他们分一点鱼干,这就算是改善伙食了。 匮乏的食物,寒冷的居住环境,高强度的苦力工作,严重不足的睡眠,多方面加一起,导致日军战俘普遍骨瘦如柴。零下四五十度的寒冷天气中,挖矿、修路、建房,甚至有时候还要开垦荒地,但身上穿的衣服却很单薄,能不能活下来全靠命硬。 这种环境下,大量的日军战俘感染冻疮,四肢冻伤的大有人在,很多人伤口溃烂以后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因为一个小伤口发炎而死去的战俘不在少数。但这些人死了根本没人在乎,当年他们侵略时多么嚣张、残忍,现在就多么可悲,在他们死后能有人掩埋尸体就算是幸运了,而且目的也不是让他们入土为安,而是免得影响环境,万一搞出瘟疫就麻烦了。 即便如此,还是经常出现传染性疾病,导致大批的日军战俘病死。据统计,当年的日军战俘在西伯利亚的死亡率很高,去那边的60万战俘,死亡数量超过了5万。 10000多日军女战俘的结局 但在当年的日军60万战俘中,还有一批特殊的战俘存在,那就是一批身体孱弱又没什么技能的日军女战俘。 日本关东军战败,60万人沦为俘虏,苏军并未完全都运往西伯利亚。一来是运力有限,二来是养战俘虽然消耗不大,但总归是有消耗。如果运往西伯利亚的战俘无法创造价值,反而还要每天消耗粮食,这就得不偿失了。毕竟西伯利亚是荒芜之地,运力有限的情况下,每一份粮食都很珍贵。 所以,在这批战俘中的女战俘们,被俘以后接受了苏军严格的筛选。体力好的女兵和有技能的女兵可以跟着苏军走,但那些既没有技能,也没有体力的孱弱女兵,就直接被遗弃在东北,几乎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 日军女兵是侵略者,在东北百姓眼中自然要被厌恶,而苏军又对这些日本女兵不管不问,她们很快就陷入了生存危机之中。最让这些女兵心凉的是,日军当时要面子,认为这些日本女兵沦为俘虏可耻,所以也抛弃了她们,导致她们只能等死。 这些女兵当中,一部分人在饥寒交迫中饿死、冻死了,一部分人被打死了,剩下勉强活下来的人,若没有人帮助,肯定也活不长。最后,东北民主联军收留了一批日本女兵,给她们培训医护方面的技能,实在学不会的女兵直接放到了后勤工作。 这些被接收的女兵,总算是摆脱了生存危机,比那些运往西伯利亚的女兵和那些被冻死、饿死的女兵好多了。相比之下,苏军对待日军俘虏的手段就要严厉太多了,即便是后来得以活着回国的日军战俘,提及当年在西伯利亚的经历,多年后仍然觉得害怕。

0 阅读:565

猜你喜欢

野史记录

野史记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