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蒙刚把“西伯利亚力量-2”备忘录签完墨迹还没干,俄罗斯能源巨头米勒立马亮出一

非常盘点中 2025-09-13 17:25:51

中俄蒙刚把“西伯利亚力量-2”备忘录签完墨迹还没干,俄罗斯能源巨头米勒立马亮出一份绕开蒙古直通中国的管线方案,外加一句“蒙古要是掉链子我们还有B计划”,这话轻巧却像往桌面砸下一块秤砣。 蒙古国原本盘算着每年能从这条管道稳稳当当拿到 20 到 30 亿美元的过路费,这笔钱对这个人均年收入刚过 4500 美元的国家来说,足够撑起大半个国家的建设项目。可俄罗斯这手操作,让蒙古的美梦瞬间蒙上了一层阴影。 要说清楚这其中的门道,得先看看 “西伯利亚力量 - 2” 到底是块多大的蛋糕。按照原计划,这条管道将穿越蒙古国领土,每年向中国输送 500 亿立方米天然气,期限长达 30 年。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已经运行的 “西伯利亚力量 - 1” 管道,从 2019 年到 2024 年 11 月累计输气量才刚超过 780 亿立方米,而 “西伯利亚力量 - 2” 一个年头的输气量就接近这个数的七成。 对俄罗斯来说,这可不是简单的生意,亚太地区现在已经占了他们能源出口的 60% 以上,中国这个最大的买家,容不得半点闪失。 俄罗斯的 B 计划也不是空穴来风,他们早就规划了一条从萨哈(雅库特)油气田到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港口的远东线路,预计 2027 年投运,虽然年输气量 100 亿立方米比不上 “西伯利亚力量 - 2”,但足以作为应急补充。 这种 “两条腿走路” 的策略,在俄罗斯的能源版图里早有先例。他们在土耳其建天然气枢纽,就是为了在欧洲市场受阻时能有退路。现在把这招用在亚洲,说白了就是不想把鸡蛋都放在蒙古这一个篮子里。毕竟能源安全这事儿,容不得半点赌徒心态。 蒙古这边的处境可就尴尬了,他们本来想借着这条管道当回 “中间商”,一边赚着过路费,一边还能顺便解决自己的能源问题。蒙古国 85% 的能源供应都靠煤炭,首都乌兰巴托因为烧煤取暖,成了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西伯利亚力量 - 2” 项目原本还规划了一条通往蒙古的支线,能帮他们逐步摆脱对煤炭的依赖。可俄罗斯这 B 计划一抛,蒙古的议价权立马打了折扣。 想涨价?想拖延工期?俄罗斯随时能转身启动备用方案,到时候蒙古连汤都喝不上。这就好比想当中间商赚差价,又怕对方直接跳过你跟卖家交易,那种进退两难的滋味,估计不好受。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其实是悄悄赚了便宜。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买家,咱们最看重的就是供应稳定。“西伯利亚力量 - 1” 已经能满足 1.3 亿户家庭的用气需求,再加上 “西伯利亚力量 - 2” 和远东线路,相当于给能源安全上了双保险。 更妙的是,中俄能源贸易早就开始用本币结算,俄罗斯出口交易中卢布的比例已经快到 40% 了。这意味着什么?咱们买天然气不用再看美元脸色,俄罗斯卖气也不用担心被西方制裁卡脖子,双赢的买卖谁不乐意做? 有人可能觉得蒙古占着地理优势,管道绕不开它。可实际上,俄罗斯本土的管道建设和运营成本比过境蒙古低得多。蒙古那边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不说,环保争议也不小。 之前腾格里沙漠的管道污染事件,就是个前车之鉴。俄罗斯提出 B 计划,也是在暗示:别以为离了你的地盘就建不成管道,真要比成本比效率,说不定我们的备用方案更靠谱。 说到底,这场围绕天然气管道的博弈,早就超出了简单的商业合作范畴。俄罗斯借着管道布局,重构自己的能源出口版图。 蒙古想靠地理优势分一杯羹,却怕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中国则在其中稳稳把握着最大买家的主动权。这就像下棋,俄罗斯看似随意的一步 “闲棋”,其实早就盘算好了后招。 能源这东西,从来都是国与国之间较量的硬通货。蒙古想靠管道改变国运,俄罗斯想靠能源巩固地位,中国则想通过多元化供应保障发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俄罗斯这记 B 计划,不过是把这个残酷的现实,明晃晃地摆在了桌面上而已。未来蒙古会不会掉链子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能源这条路上,多一个选择,就多一分底气。

0 阅读:1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