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祝学军在研发东风-17时,发现导弹在飞行中,极易遭到外部干扰,所有人

南风意史册 2025-09-13 10:44:50

1987年,祝学军在研发东风-17时,发现导弹在飞行中,极易遭到外部干扰,所有人都建议增加反电子系统。不料,祝学军却说:“与其被动防御,不如让导弹在雷达中消失!”此话一出,所有人都认为她异想天开,而她却坚信自己的思路是对的!   “学军同志,你这个想法太理想化了,这完全不符合物理定律!”在当时,祝学军提出这个想法时,不免引起一片哗然,甚至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资深工程师们更是连连摇头!殊不知,这个想法,如今竟成了现实!   当时的祝学军,只不过是航天工业部一名普通的研究员,为了验证自身的设想,她在戈壁滩上试验了上百次,计算设备不足,她就带领团队人工核算,当她主动请缨攻关“钱学森弹道”项目时,质疑声不绝于耳。   数月后,祝学军的团队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方案,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构想,有了理论依据:通过独特的气动外形设计和特殊的飞行轨迹,使导弹能在高空以打水漂的方式滑翔飞行,同时利用高速飞行产生的等离子云实现雷达隐身。   然而,之后的项目推进过程,则是困难重重,第一次实弹测试时,监控屏上的目标突然消失,指挥室内一片哗然。不少人都认为试验失败了,唯独祝学军眼中闪着光芒,二十九秒后,目标再次出现在预定位置,现场爆发出惊呼声。   最关键的突破是在另一项设计中。祝学军盯着计算机模拟数据,突然灵光一闪:“如果我们把弹头做成不对称的流线型呢?”也就是这个大胆的想法,最终成就了东风-17特有的乘波体造型,使导弹能够在高速飞行中,保持稳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雷达反射面积。   2019年国庆阅兵,当东风-17首次公开展示时,国际军事专家不禁为之震惊,这种导弹的飞行轨迹完全颠覆了传统弹道导弹的抛物线模式,这就使得,现有反导系统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追踪和拦截。   甚至有不少网友表示:在这颗导弹面前,别国的反导系统,如同一堆废铁!也有网友表示:我们终于“站起来了”!   时至今日,63岁的祝学军已然带领团队建立了,完整的助推滑翔战术导弹设计理论体系,先后培养了数十名高端人才。即便在后来当选院士后,她仍然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办公室的灯更是常常亮到深夜。   在祝学军看来: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唯有敢想前人不敢想,为前人不敢为,才能在关键领域中掌握主动权,才能铸就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盾牌。   只能说,真正的创新往往来自于打破常规的勇气。对此,您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巾帼英雄】中国科学院院士 “导弹之母” 祝学军》 北青政知新媒体|《当选院士!她让“东风快递”实现助推滑翔式机动飞行》 百度百科|《祝学军》   文|梅林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2541

评论列表

用户79xxx42

用户79xxx42

39
2025-09-13 17:47

点赞的好少。。要是报个什么垃圾明星离婚婚外情,点赞一堆评论一堆!

无盐以兑 回复 09-13 22:24
明星啥的有水军推上热搜

用户43xxx86

用户43xxx86

34
2025-09-13 18:35

国之脊梁!有志者事竟成!

用户12xxx35

用户12xxx35

14
2025-09-13 20:51

国之祝工,神之助攻!

桐庐云博汽车

桐庐云博汽车

5
2025-09-13 22:08

这是真正的国宝,要严密的保护好![赞][赞][赞]

用户15xxx98

用户15xxx98

5
2025-09-13 19:59

看看那些黑乎乎的外表,飞机、导弹隐身大概率是靠隐身i涂层,所有弹道在现有探测及人工智能算法面前就是可以预先埋伏。。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