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央视的持续披露,在9•3大阅兵上出了不少风头的第二款国产第五代战斗机歼-35

儒雅随和老军迷 2025-09-13 10:35:14

随着央视的持续披露,在9•3大阅兵上出了不少风头的第二款国产第五代战斗机歼-35系列,开始展现出越来越多的技术细节。从央视近期的报道中,一些人发现了空军型的歼-35A和海军舰载型歼-35在气动外形之外的又一处差异,那就是座舱内部的飞行员操纵杆位置明显不同。在空军陆基型歼-35A这里,其采用了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右置操纵杆布局,即设置在飞行员右手位置,由右手单手操作。而舰载型歼-35则沿用了传统的中置操纵杆布局,飞行员既可用右手单手操作,也能左右手共同操作。 关于战斗机操纵杆中置和右置各自的优劣,想必许多人都有一定的了解。而具体到歼-35系列战斗机来看,为何空军陆基型和海军舰载型要在这方面,采用截然不同的两种技术路线呢?究其原因,与舰载机独特的性能要求、特别是航母起降性能要求有关。事实上,虽然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战斗机,都开始逐步采用更适合配合后倾座椅、从而可改善飞行员抗过载能力,以及更适合腾出座舱中央区域布局、从而可设置大尺寸显示屏的操纵杆右置布局,但在舰载战斗机这里,“传统”的操纵杆中置布局却有着一项独有的优势。 我们都知道,舰载机在航母上的每一次着舰,都号称“在刀尖上跳舞”,飞行员需要驾驶高速飞行的战机,稳稳地降落在尺寸极其有限的航母甲板上。在进入“着舰通道”并驾机下降高度和接近甲板的过程中,舰载机飞行员对战机飞行姿态所进行的微调次数和频率,要远高于陆基战斗机飞行员,可在必要之时用双手操作的中置操纵杆,更适合完成此类微调作业。 不仅如此,当舰载战斗机着舰失败并需要执行“逃逸复飞”动作时,可由双手紧急拉起的中置操纵杆,也比仅由一只手操作的右置操纵杆更及时且保险一些。故舰载型歼-35选择与陆基型的歼-35A截然不同的操纵杆布局,更多的或就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一机多型的歼-35系列,差别不只在于气动外形,属实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下去。

0 阅读:468

评论列表

用户36xxx07

用户36xxx07

1
2025-09-13 13:24

歼二十早就是了[滑稽笑]

猜你喜欢

儒雅随和老军迷

儒雅随和老军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