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稳根入股,吉利投资,这家中国第一要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9-13 08:46:58

日前,琻捷电子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琻捷电子”)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计划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IPO日报注意到,这家中国最大的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获吉利、三一等明星投资方投资,但三年半累亏10.55亿元,持续“失血”以致“现金”或仅能支撑一年的运营。

制图:佘诗婕

覆盖前十

琻捷电子成立于2015年,是无线传感SoC(SystemonChip,即系统级芯片)领域的知名企业。招股书显示,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是全球第三大、中国最大的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

琻捷电子提供覆盖多种传感场景的全面传感SoC产品,主要包括智能轮胎传感、电池监测、通用传感接口、其他场景,有四大产品线——TPMS芯片(胎压监测系统芯片)、BPS芯片(电池压力传感器芯片)、wBMS芯片(无线电池管理系统芯片)、USI芯片(通用传感接口芯片)。

其中,琻捷电子智能轮胎传感的核心产品TPMS芯片于2018年实现量产,是中国首个实现TPMS量产的供应商。

公司BMS(BatteryManagementSystem,指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产品之一BPSSoC于2021年实现量产,能够在热失控前五分钟发出预警。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BPSSoC产品的收入计,公司排名全球第一。2025年,中国对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颁布了更严格的强制性要求,规定动力蓄电池在发生热失控事件后至少两小时内不得起火或爆炸,并将于2026年7月起实施。公司目前在BMSSoC方面继续取得突破,推出了新一代BPSSoC产品,满足了动力蓄电池从被动预警到主动防御的更高安全标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琻捷电子开发了中国首款符合该新强制性标准的BPS芯片。

此外,公司从2025年开始产生wBMS芯片相关的收入,在2021年实现USI芯片量产。

截至2025年6月30日,琻捷电子汽车传感芯片累计出货量已达1.64亿颗,中国前十汽车OEM覆盖率达100%。琻捷电子合作伙伴众多,包括比亚迪、小鹏、赛力斯、理想汽车、吉利汽车、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

“失血”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琻捷电子分别实现营收约1.04亿元、2.23亿元、3.48亿元、1.57亿元,前三年复合增速达83%;期内亏损分别约为2.05亿元、3.56亿元、3.51亿元、1.43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额达10.55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有所收窄。

对此,琻捷电子表示,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产生重大净亏损且处于净负债状态,且可能在近期无法实现或其后维持盈利。由于公司正处于在快速增长的无线传感SoC行业中拓展业务及运营的阶段,且不断投入研发,短期内可能继续产生净亏损。

毛利率方面,琻捷电子报告期内由2022年的15.4%,上升至2023年的16.6%,并进一步攀升至2024年的20.3%,再至2025年上半年的27.1%,增长明显。

与此同时,招股书显示,琻捷电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持续为负,净流出的“失血”状态值得关注,报告期各期分别约为-1.52亿元、-6117万元、-1.37亿元、-1.15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琻捷电子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4亿元,从报告期内的“失血”速度,存在仅能支撑半年或一年左右的运营的风险。

对此,琻捷电子在招股书中表示,随着前装规模效应显现及wBMS等高毛利产品放量,2026年有望迎来盈亏平衡点。

此次IPO,公司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大业务规模并加速新产品的商业化;提升公司在智能轮胎传感芯片、BMS芯片及USI芯片方面的先进技术和基础技术研发能力;拓展国内及国际销售网络,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市场地位;用于战略投资或收购,在国内及国际市场寻求潜在的投资及收购机会,旨在提升研发能力、扩大产品组合并多元化客户群。

此外,琻捷电子的客户主要包括相关下游行业的直销客户,尤其是一级供应商以及分销商。报告期各期,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41.2%、35.6%、52.1%及46.8%,存在一定的集中风险。

吉利、三一参投

招股书显示,公司所处的行业前景广阔。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汽车无线传感芯片市场规模2025年约36亿元,预计2030年增至278亿元,复合增速50.5%。同期,中国的市场规模预计将由人民币14亿元增长至人民币1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4.4%,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及消费国,中国将成为全球市场扩张的主要推动力。

正是在这样的行业景气背景下,明星投资机构大举在这一赛道挥洒资金布局。

2015年,琻捷电子由两位复旦大学的学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李梦雄及执行董事李曙光联合创办,同年获得天使轮投资;十年来,琻捷电子共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2024年11月,琻捷电子完成最新的D+轮融资,投后估值为36.35亿元。

期间,包括中国诚通控制的混改基金、经纬、国风投资等独立投资者,以及晨道、华芯创原、尚颀资本、吉利等行业投资者参与了公司的投资。

IPO前,李梦雄及李曙光彼此一致行动并共同控制琻捷电子,占有公司约32.25%的股本,是控股股东。

此外,混改基金持有公司6.05%股份,上海旌卓(投资过理想汽车、宇树科技)管理的经纬持有公司6%的股份,晨道持股4.88%,尚颀资本持股2.09%,吉利持股2.08%,国风投资持股4.33%,建发国际持股2.43%,华芯创原持股约3.7%。

其他股东还有海风投资、三一、南山鸿泰、宁波岑佑、海望基金、保隆汽车、国汽投资等。其中,梁稳根最终控制的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三一41%的股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2 阅读: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