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预制无餐馆 今天早上运动回来进过小区菜店时,我买了份“扯面”。应该说是“预制

绮闲言 2025-09-13 03:44:23

不预制无餐馆 今天早上运动回来进过小区菜店时,我买了份“扯面”。应该说是“预制扯面”吧,一盒3.5元,已经和好面、切成长方形,就只剩下扯拉与下锅了。 没想到的是,中午做饭时,这面轻轻一拉,就成型了,下到锅里,感觉有点“气泡”。才开两次水,就发现有点烂了。 等到捞出来吃完饭,总感觉有点怪怪的。饭后有点恶心,下午甚至有点拉肚子了。不明所以,估计是这份“预制”扯面的问题吧。 但是,此前我们多次从盒马上购买类似的“预制”扯面,做起来快,吃起来很好。而今天的“预制”扯面,让我觉得,这只能是购买地方不同的缘故。 小区超市那是个人经营的。有推销者来的话,不会检查太多,特别是多数以“代销”为主。就是说卖出去了,才给供应商结账。 如此就有了,我今天早上购买的有问题的“预制”扯面。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其它商品或者“面条”就是有问题的。 相比而言,盒马这是大型的网购平台。平台为了维护品牌形象,肯定会对出售的商品进行严格把控的。不管是手续,还是质量数量卫生,平台都会承担责任的。 不过,我得承认的是,这“预制”扯面,的的确确省去了我们很多麻烦事。不用买面粉,不用发面,不用和面,不用醒面,不用揉面,不用赶面,不用切面,不用扯面。这样程序省了不说,节省了大量时间。 尤其对喜欢吃面的我来说,这“预制”面真的大大省事,也满足了我的口腹之欲。 当然了,我也从盒马超市里买了很多标准的“预制菜”。比如说麻婆豆腐、鱼香肉丝、辣子炒肉等,都是真空包装、冷藏保鲜的。 或许我这人太粗心,没有如网红企业家罗永浩那样的“口味”,吃不出预制菜与现炒菜之间的“锅气”吧。反正,随着市场分工程度的发展,如今的预制菜已经让我们省时省心,还开心。 目前市场上,餐饮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如果你不喜欢某餐馆,觉得味道不好,或者价格太高,甚至服务不好,随时可以用脚投票。 而如罗永浩这样的,纯粹就是吃饱了撑的。9月10日,罗永浩发博,“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另外,罗永浩还专门描述了几个菜的情况,包括羊排像是隔夜烧烤的恶心味道,葱香烤鱼有“葱味”,是隔夜重烤了,莜面汤是“百分百隔夜味道”,牛肉土豆条也感觉是“隔夜烧菜”。 能有罗永浩这样的味觉与嗅觉,也算是对中国菜“色香味俱全”的深刻领悟吧。只是他提出来的这个预制菜问题,就有点扯淡了。 不说市场监督局在去年联合六部门制定的有关预制菜的官方标准吧,就说如今的饭馆,哪一个没有预制菜呢? 若饭馆或者饭店没有预制菜,那么,等到菜和饭端上顾客的餐桌,恐怕消费者都跑光了吧。 罗永浩既然不喜欢吃预制菜,那就回到家,一样样的做,或者请一个大厨团队,专门为自己做饭吧。到这时,色香味的菜肴或许才有。 9月12日下午,罗永浩发博说,“借助这次事件,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这纯粹多余了。 大型饭馆,甚至可以说所有饭馆都有预制菜,无非是多与少的问题。大型连锁餐饮企业能够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确保口味与标准,最重要的就是进行“预制”。将很多工序提前,将很多辅助工作尽早,这也算是提高餐饮效率的举措。 至于说,口味,或者锅气,这纯粹是个人感受。饭馆要不要注明预制菜,要不要透明厨房,说实话,别人我不好说,起码我是觉得不在乎的。 如西贝这样的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我要去吃饭的话,我只在乎我口袋里钱够不够,莜面以及西贝菜肴我是否喜欢,至于西贝是怎么做的,我根本不在乎。 如此大的企业,就如盒马平台一样,她们对商品质量与标准的把控,绝对不是一般企业,也包括个人家庭所能做到的。 市场的归市场,让消费者主权来充当裁判,这是最基本的。动辄如罗永浩样呼唤国家出面推动立法,提高企业的合规成本,恐怕这价格也将上涨,到那时,或许只有罗永浩样的有钱人才能吃得起了。

0 阅读:57

评论列表

饿肚子的熊

饿肚子的熊

2
2025-09-13 11:22

还是那句话——预制菜没问题。问题一是饭店大方公开这个就是预制菜;二是价格别暴利。 三是别装傻充愣,给我讲大道理,这个菜好不好不是你这个店说了算,是花钱的人说了算。

用户97xxx43

用户97xxx43

1
2025-09-13 13:35

没拉死你啊?

猜你喜欢

绮闲言

绮闲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