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只想带孙子去免费拍个照,结果莫名其妙成了美发店的“合伙人”,投进去三万多块钱——这事儿就真实地发生在一位七十岁的李奶奶身上。她一开始就是被那家店的“免费拍照抽奖”吸引去的,结果照片还没拿到手,就被几个店员围起来诉苦卖惨,老人心一软就先充了八千。这还没完,店员又掏出一份合同说是“充值凭证”,让她签字。李奶奶眼睛不好也没细看,哪知道一签完,对方立马变脸说这是《合作协议》,要她再交五万多合作费。 老人当时都懵了,身边好几个人围着,她害怕得又刷了四笔钱,凑足两万三。店家还送了她电视机、玩具,说几天后就能拿到分红。结果呢?分红一分没有,之前说能退款也各种推脱。她不敢告诉家人,直到瞒不住了才和儿媳说,最后只能走法律途径解决。 法院审下来,认为这协议压根没生效,店家没盖章也没签字,根本约束不了李奶奶。更重要的是,法官指出,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平时根本不怎么美发,一次充值三万多,这完全不合常理——明显是被诱导、被误导了。最后法院判了:协议撤销,店家必须退还两万三。 这事听起来离谱,却真的每天都在发生。我觉得,这种针对老人的销售套路实在太可恨了。他们利用老人眼神不好、容易心软、对合同条款不熟悉的特点,用“免费”做诱饵、用“诉苦”博同情、用“签字具有法律效力”来恐吓,一步步把老人推进坑里。嘴上说是“创新营销”,其实根本就是欺负人。 更让人生气的是,很多老人和李奶奶一样,怕子女担心,受了骗也不敢说,只能自己默默承受焦虑和压力。如果不是她最后选择说出来、走上法庭,这笔钱肯定就要不回来了。 所以真的提醒大家:平时多和爸妈沟通,告诉他们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的往往最贵;遇到要签合同、要大额转账的,千万别急着做决定,先问问家人;那些嘴里都是“投资”“分红”“合伙人”的,更要警惕——这根本不是正常消费的用词。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消费陷阱?或者家里长辈是不是也曾被忽悠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大家一起避坑。消费陷阱 来源:法制日报
本来只想带孙子去免费拍个照,结果莫名其妙成了美发店的“合伙人”,投进去三万多块钱
知阅小筑
2025-09-13 01:35:00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