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年,15岁的魏王拓跋珪,见到自己小姨后,对其念念不忘。母亲献明皇后百般阻挠:“那是你的姨母,太美的女人有危险,何况她还有丈夫。”拓跋珪转身杀了姨夫,强娶贺氏,没想母亲的话一语成谶。 这位让年轻魏王一见倾心的贺氏,确实容貌非凡,但当时已经嫁为人妇,拓跋珪不顾母亲反对和伦理常规,暗中派人杀害了贺氏的丈夫,随后将她强行接入宫中。这段以暴力开端的婚姻,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种子。 拓跋珪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北魏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生于371年,是鲜卑族拓跋部的继承人,小时候命运多舛,前秦灭代国后,他险些被迁往长安,幸好在大臣劝说下得以留在部落中。 16岁那年,他趁前秦内乱重建代国,不久改国号为“魏”,这就是历史上北魏的起始。 作为统治者,拓跋珪很有能力,他推动鲜卑民族封建化,发展农业,提倡儒学,任用汉族人士,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他征服了多个部落,打败后燕、后秦等强大对手,使北魏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实力最强大的政权之一。 但就是这样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在个人情感上却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欲望,他强娶姨母贺氏后,贺氏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拓跋绍可能因为这种不同寻常的出生背景,拓跋绍从小就显得与众不同,性格凶悍叛逆。 随着时间推移,拓跋绍的行为越来越失控,史书记载他喜欢在街市上抢劫行人钱财,射杀动物为乐,这些行为让拓跋珪十分恼火,有次拓跋珪气得把他倒悬在井中,直到快死了才拉上来,但这样的惩罚也没能改变拓跋绍的凶悍性格。 拓跋珪晚年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可能因为长期服用寒食散,他变得猜忌多疑,暴躁易怒,他对身边人失去了信任,就连曾经宠爱的贺氏也动辄受到责罚和囚禁。 409年的一天,拓跋珪因故谴责贺氏,将她幽禁起来并打算处死,贺氏恐惧中暗中联系儿子拓跋绍求救,当时才十六岁的拓跋绍本就憎恨父亲,眼见母亲生命危在旦夕,便趁夜带着几名亲信和宦官闯入皇宫。 拓跋珪惊醒时已经来不及寻找武器,就这样死在了自己儿子手中,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开国皇帝,最终因为早年强娶姨母而生下的儿子而丧命,应验了母亲当年“太美的女人有危险”的预言。 拓跋绍弑父后并没有得到好结果,拓跋珪的嫡长子拓跋嗣很快控制了局势,登上皇位,随后对拓跋绍和贺氏进行了清算,母子两人最终都难逃一死,这段因违背人伦而引发的悲剧,最终以血腥的方式落幕。 拓跋珪作为一位有能力的开国君主,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个人欲望和家庭教育上却出现了严重失误,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无论地位多高,权力多大,都不能忽视人伦道德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造石亭”与九十九泉汉长城》
386年,15岁的魏王拓跋珪,见到自己小姨后,对其念念不忘。母亲献明皇后百般阻挠
景铄看科技
2025-09-12 10:42:54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