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美国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谁还记得1985年的《广场协议》?那一年,美国用一纸协议把日本的“经济奇迹”按进了水里。 现在,美国又从抽屉里翻出这套“老剧本”,只是这次的主角,换成了中国。 不同的是,这一次中国不是“日本2.0”,美国也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全球独裁者”。 但你仔细一看,美国对中国的手段,几乎就是当年对日本的翻版,贸易打压、技术封锁、产业链围堵,一个不落。 这不是我们在开历史课,而是2025年正在上演的真事。 《金融时报》去年就说了,美国对华政策简直像是从冷战剧本里“Ctrl+C Ctrl+V”出来的,从2018年的贸易战到2025年的“供应链重构”,这场戏越演越熟练。 先看关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已经飙到17.3%,电动车更是被加到125%,这不是在打贸易战,这是在“封杀”。 当年美日《广场协议》逼着日元升值,日本出口工业一夜崩塌,现在,美国换了个方式,不逼升值,直接加税。 再看科技封锁,2024年,荷兰的阿斯麦(ASML)在美国压力下,突然停止了对中国的光刻机维修服务,这一步,直接卡住了中国高端芯片的“脖子”。 这不就像1986年美日半导体协定之后,美国打压东芝、限制芯片出口一样? 但这次,美国的手段更狠、面更广,不是只打一条线,而是从科技、金融到产业链,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地“设卡”。 问题在于,2025年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经济体量只有美国一半的“制造工厂”,中国的反击,既不靠对抗,也不靠妥协,而是“反套路”。 内需是中国最大的底牌,202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高达43万亿元,撑起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块消费市场。 这意味着,中国企业不靠出口,也能活得很好,比如长江存储在国内直接实现232层NAND芯片量产,技术自立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成果。 再来看产业链,美国一边想方设法切断中国的“上游”,一边却被中国“卡住了脚”。 2024年,中国减少稀土出口配额,结果直接让雷神公司导弹停产,美国军工体系差点断线,这说明,产业链不是想转就能转的,“上下游联动”不是儿戏。 金融上,中国也没闲着,人民币在中东、东盟的油气结算中使用率已经升到12%,美元霸权开始松动。 这不是“去美元化”的口号,而是正在进行中的现实。 从表面看,美国的供应链“转移计划”似乎已经完成一大半,52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砸下去,要求企业十年内不得在中国扩产,听起来像是铁了心要“脱钩”。 但现实却给了美国一记闷棍。 耐克把工厂从中国转到越南,结果次品率翻倍,运输成本涨了18%,苹果把部分产线搬去印度,结果连一个螺丝都拧不准,最后又悄悄回流中国。 这些案例说明,供应链不是“搬家”这么简单,中国的“全产业链+基础设施”优势,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家底,不是谁想复制就能复制的。 美国想重构一个没有中国的世界工厂,难度不亚于重造一个地球。 有人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真相是,每一次“历史重演”,背后的舞台和演员早已换了模样,2025年这场博弈,美国的招数确实熟悉,计划也推进得不慢。 但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会乖乖签协议、任人摆布的“学生”。 正如《经济学人》最新预测:未来全球供应链,不会是“非中即美”的二选一,而更可能是中美双中心并存的新格局。 美国的“旧剧本”,在这个新时代,注定很难完美收官。
日本民众喊话石平“滚回中国”!人民日报:中国不是垃圾回收站。当中国外交部于9
【5评论】【3点赞】
说古道今
只要有93阅兵的镇国之宝,美国佬拿什么困死我国?
用户10xxx27
小编太可恶,拿中国与小日本比?小日本算什么?战败国,一个岛国资源贫乏,驻着外国军,一切看美脸色办事!不是吹,没有内鬼,败家子,如今谁想压中国,简直自找虐!
云顶居士
美国对日本、德国等使用的手段,用到中国身上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首先、我们从建国以来就一直在制裁、反制裁、平衡之间发展经济,在这方面老有经验啦。其次、我们是全球最大的买方及卖方市场。最后、我们为全球提供了60%以上的资源供应,特别是有色金属和日用品。
实在话
老美还亚太战略[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开怀大笑],老美再搞下去中东,欧洲,亚太,南美都要没影响力了![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开怀大笑]
用户10xxx29
日本地小,人也不多,美国有驻军没法反抗,中国人多,地广,加上中砖国家,非洲,东南亚,美国搞不过
晓堤拂柳
美国是地球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