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最高法院宣布!   9月10日一早,美国最高法院丢出消息:11

国际瞭望台 2025-09-10 13:57:27

就在刚刚   美国最高法院宣布!   9月10日一早,美国最高法院丢出消息:11月头一周,要公开审特朗普那堆全球关税到底合不合法,一句话把全球贸易商从瞌睡里拽醒。   对美国来说,这或许只是一场有关总统的官司,可是对全球的贸易来说,它可不是一件小事儿。它牵动的不仅是美国国内的法律问题,更直接关联到成千上万企业、消费者以及全球贸易体系的下一步走向。   特朗普在任期内,动不动就拿出“国家安全”或者“紧急状态”当理由,对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   而他用的是一部叫《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老法律,这部法本来是用来处理特殊国际危机、比如冻结外国资产的,但特朗普团队把它解释为“总统可以凭此随意加征关税”。   这种做法立刻引来很多反对声音,包括美国多个州政府、农业协会和进出口企业纷纷提起诉讼,指控他超越总统权限,侵犯了国会独有的“征税权”。   官司一路打到今年8月,联邦上诉法院判决特朗普团队败诉,认为该法律并没赋予总统这么大的权力。但特朗普方面当然不服,直接请求最高法院介入。   而最高法也接得挺快,定在11月初开庭辩论。这意味着,最快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外界就能看到一个历史性的判决。   有人觉得,说它历史性,过于夸张,但是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不为过,因为这不仅仅关乎关税该不该收、钱要不要退,更是在回答一个根本问题:美国总统能不能单凭自己的判断,就以“国家安全”为名随意调整对外贸易政策。   如果往回看,美国总统的权力确实是在不断扩大的,特别是在贸易和外交领域。但这次,最高法院的裁决可能会画出一条清晰的线,到底总统能走多远?   在美国政坛中,一直存在着权力的拉扯,三权分立的设计本来就是要互相制衡,但近年来总统在贸易政策上的话语权明显变大了。国会虽然理论上握有征税权,但过去几十年常常通过法律将具体操作权委托给总统。   而特朗普这次的做法,则是把这种“委托”推向极端。如果最高法院最终认定他越权,那以后的总统再想用类似方式加征关税,恐怕就得先问问国会同不同意了。   而从经济层面看,这场判决的影响会更直接,截至目前,美国政府通过这些关税已收了接近1600亿美元。   如果最高法院裁定关税不合法,那就意味着这些钱大部分得退回去,美国财政部之前已经表态,说真要退起来压力会非常大,规模可能高达一万亿美元左右。这对美国当前的财政状况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   因为特朗普在关税上的强硬,导致很多企业这几年已经习惯了高关税环境,供应链调整、采购渠道都跟着变了。如果突然说关税取消,短期内难免会引发新一波市场混乱。   价格会波动,库存得重新算,合同可能得重谈,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成本。不过从长远看,降低关税一般来说有利于促进贸易、稳定物价,对普通消费者绝对是好事。比如家电、服装、日常用品这些进口依赖度高的品类,价格是有可能回落的。   国际上也在紧盯这场判决,特朗普当年用关税作为谈判工具,跟欧盟、日本、韩国等达成了新的贸易协定。很多国家之所以愿意妥协,就是因为不想被高关税压着。   如果美国最高法院判定特朗普无权这么征税,那么这些贸易协议的有效性就可能被重新审视。有些国家甚至已经暗示,不排除要求美方退还此前对钢铝产品加征的关税。   尤其在对华贸易政策上,特朗普更是各种施压威胁不断,高关税几乎覆盖所有自中国进口的商品。虽然后来有一部分被取消了,但整体税率还是远高于贸易战之前。   如果最高法院裁决出来,认定特朗普当时的行为不合法,那是不是意味着所有依据同一法律推出的对华关税也都站不住脚?这目前还不好说,因为每项关税措施的法律依据可能略有不同,但至少开了一个质疑的先例。   特朗普的风格喜欢用“快、猛、狠”的方式推动政策,但美国体制内部仍有足够的制衡机制让事情慢下来、让各方有机会表达意见。从这点来看,这场官司不管结果如何,都展示出美方制度自我校正的可能性。   无论美国最高法院最终怎么判,大家都希望有一个清晰的规则可以遵循,而不是全凭总统的个人喜好,企业投资、生产布局、市场开拓都是长期决定,受不起反反复复的折腾。   所以,也许这场官司的真正意义,是让美国重新思考:如何既保障总统处理国际危机的灵活性,又不让贸易政策沦为美总统随意拿捏的工具。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国际瞭望台

国际瞭望台

国际瞭望者:每天更新,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