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47年,地下党员石淳认为,敌人可能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就打算结束潜伏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9-09 18:42:35

[太阳]1947年,地下党员石淳认为,敌人可能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就打算结束潜伏,谁知这时,他病倒了,一进入医院,特务就找上门! (参考资料:2025-03-28 中国军网——石淳:战斗在敌人心脏的革命者)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身影,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名号,却在最隐秘的角落,用生命撬动了历史的走向,石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故事,是一个热血青年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最终将自己燃烧成一道光的传奇。 石淳的人生起点,和当时许多爱国青年一样,始于一份最朴素的报国心,1918年,他出生在河北沙河县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原名孔繁蕤。 13岁那年,他考进县里的乡村师范学校,九一八事变的炮火,彻底点燃了他和同学们的民族义愤,国土沦丧,山河破碎,他跟着师生们走上街头,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浪潮中。 毕业后,他本可以当个安稳的小学教员,但他选择了更直接的道路——参军,听说同乡刘培绪在湖北的国民党第40师当师长,他便毅然辞职,奔赴老河口投身军旅,他从军事教育班学员做起,当上了少尉排长,满怀激情地随部队开赴淞沪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 然而,战场的硝烟散去后,他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第40师被蒋介石解散,他瞬间失去了军职,但他报国的志向没有丝毫动摇,转投航空学校不成,又考入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可漫长的军旅生涯,让他对国民党政权从希望走向了彻底的失望。 他亲眼所见,是国民党内部的腐败黑暗,是重庆的纸醉金迷,而不是对日军的坚决抵抗,最让他愤怒的是,本该一致对外的军队,却在背后捅共产党的刀子。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高官们忙着“劫收”,在美国的帮助下积极准备内战,这让他恶心透了,他甚至觉得,宁可回家当个小学老师,也绝不愿再为蒋介石卖命。 在迷茫和痛苦中,他认定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希望,他曾偷偷写信给共产党办的报社,却石沉大海,就在他几乎绝望时,老同学朱建国的出现,为他打开了一扇窗,朱建国当时是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部的参谋,更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经朱建国引荐,石淳见到了中共北平地下党负责人徐冰,当徐冰告知情报工作的巨大风险时,石淳毫不犹豫地表示,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归宿,1946年,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中摸索多年的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信仰和真理。 从此,石淳开始了双面人生,他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部二处的少校参谋,而这个二处,正是军统在保定绥靖公署的核心情报机构,他和朱建国等人组成秘密情报小组,在敌人的心脏里,展开了一场无声的战斗。 他多次冒险潜入北平,将大量机密情报亲手交给八路军办事处的叶剑英,国民党内部的“剿匪手册”,整个特务机关的人员名单、化名、住址和活动规律,都被他完整地送了出去。 他利用自己负责的十几部电台,源源不断地将第十一战区的作战计划、战斗序列、兵力部署,甚至“北平城防火力网图”和“天津警备区域图”等核心情报,发往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 1947年,在正太、青沧、保北等战役中,他的情报让解放军掌握了先机,尤其是在清风店战役爆发前,他成功送出了保定绥靖公署的“清风店作战计划”,为我军取得大捷立下了奇功,他的作用,无人可以替代。 危险,也悄然逼近,1947年10月,朱建国被调往北平,两人都嗅到了不祥的气息,但他们选择坚守,朱建国一到北平就被捕,石淳得知消息后,第一反应不是逃跑,而是立刻打电话通知其他同志转移隐蔽。 此时,积劳成疾的他肺病发作,住进了国民党陆军医院,敌人没有放过他,三十多个特务冲进医院,将病榻上的他抓捕,他与余心清、朱建国等同志一同被捕,先关押在北平,后被押往南京国防部保密局看守所。 在狱中,敌人许诺只要他脱党并供出同伙,就让他官复原职,石淳对此嗤之以鼻,酷刑之下,他被打得双腿无法站立,肺病越来越重,咳个不停,脸色惨黄,但他没有吐露半个字。 同狱的难友都说,这是个视死如归的汉子,身体虽弱,却从不怕死,余心清也多次称赞他,是一个具有崇高品质的坚强党员。 即便身体被摧残到极致,他仍坚持锻炼,他对余心清说:“如果不死,要靠着这本钱,好好地为大众的利益去干一番。” 可惜,他没能等到黎明,1948年10月,蒋介石下令处决,10月19日,石淳与其他四位难友从容地走出牢房,走向刑场,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他就是后来名列“北平五烈士”之一的英雄,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信仰,什么叫忠诚。

0 阅读:138

评论列表

皓月

皓月

2
2025-09-09 20:37

蒋介石及其反革命集团罪恶滔天,不知屠杀了多少难以计数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革命志士。

猜你喜欢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