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偕(1907—1934)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指挥员、著名的

史迹奇闻号 2025-09-09 00:02:20

张文偕(1907—1934)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指挥员、著名的抗日英烈。出生于山东省掖县(今山东莱州),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祈祷][祈祷][祈祷] 张文偕青年时期便接受革命思想熏陶,并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进一步培养他,党组织决定送他到苏联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张文偕同志急切地盼望早日投入抗日救国的伟大斗争中。 1933年6月,张文偕从苏联回国后,党组织派他到李延禄领导的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任政委,转战于吉东地区,英勇打击日寇。同年,党组织又派他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政委的身份,到在虎林战斗中遭受重大损失的饶河反日游击队帮助工作,后任饶河反日游击大队大队长。 张文偕到任后,深刻理解并贯彻党中央关于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精神。他与游击队其他领导认真总结了与救国军联合中的经验教训,制定了“积极宣传和稳妥联合”的方针。他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主动联合积极抗日的队伍,吸收坚决抗日的武装力量加入游击队。 1934年7月,张文偕在义顺号(今属宝清县)主持召开了有救国军残余部队和各山林队二百多人参加的反日大会。会议制定了共同抗日纲领,并成功收编了二百余人加入游击队,极大地增强了饶河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 张文偕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更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他指挥游击队多次取得以少胜多的战绩: · 十八垧地伏击战:1934年2月25日,张文偕率队在饶河十八垧地突然与200多名敌军遭遇。他沉着指挥,利用地形优势,经5个多小时激战,毙伤敌军30余人,游击队声威大震。他个人在此战中亦表现英勇,亲手毙伤日军多名,被战士们赞誉为“神枪手”。 · 清除汉奸走狗队:1934年6月,他率队打垮了鱼肉乡里、破坏抗日的抱马顶子苑福堂走狗队(70余人),随后又取得了攻打小佳河、小西山等地走狗队的胜利。 · 创建抗日根据地:在武装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张文偕和同志们创建了以抱马顶子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为饶河地区的抗日斗争提供了坚实依托。 张文偕非常重视游击队与群众的关系,要求战士严守纪律,保护群众利益,并以身作则。他的队伍被老百姓称为“真正的救国救民的队伍”。他也无比关怀战士,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深受同志们拥戴,被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大队长”。他还特别注重游击队内部的团结,使同志们紧密协作,共同对敌。 1934年8月28日,张文偕和政委崔石泉率百余名游击队员和收编队攻打虎林县三人班的敌军据点。因大雨阻隔,收编队未能按时抵达预定集合地点,部队被迫在三人班北山附近宿营。由于收编的“山林队”行动不够隐蔽,暴露目标,次日清晨部队遭大批日伪军包围。 激战数小时后,为掩护部队突围,张文偕果断命令:“我在这里用枪顶住,你们快撤!” 他毅然留下阻击敌人。部队最终安全突围,但张文偕在阻击战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7岁。 张文偕牺牲后,战友和群众无不悲痛。他所奋斗的东北抗日联军事业后来不断发展壮大。2015年8月2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张文偕名列其中,他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永载史册。 张文偕烈士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外侮面前英勇不屈的伟大气节。他是山东人民的骄傲,更是全国人民铭记的抗日英雄。 #分享城市新鲜事#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0 阅读:3
史迹奇闻号

史迹奇闻号

启航出发,探寻历史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