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904年,通房丫鬟李氏,站着侍奉丈夫与正妻长达33年。这日,她正在盛饭。谁知,管家突然冲进来高喊了一句,她手一歪,啪地一声碗摔落地面碎了一地。正妻刚打算开口斥责,丈夫却开怀大笑:“坐下,一同用膳!” 1904年,清朝科举的尾声,谭府的饭桌上,一声脆响打破了三十三年的宁静。 李氏的手抖了一下,盛着饭的碗碟应声落地,碎成几片,她是谭家的通房丫头,站着侍奉主人谭钟麟和正妻陈氏用饭,这姿势,她保持了三十三年。 管家气喘吁吁地闯进来报喜,正妻陈氏正要开口斥责,身旁的丈夫谭钟麟却突然放声大笑,他看着惊慌失措的李氏,温和地说:“坐下,一起吃吧。” 这简短的一句话,成了她命运的分水岭。 李氏本是湖南茶陵一个普通农家的女儿,十四岁那年被卖进长沙的谭府当丫鬟。 到了1871年,她被收为通房,可身份依旧卑微,杂役照做,饭桌边照样得站着伺候。 她心里憋着一股劲儿,认定“命得靠读书改”,这股劲儿,她全给了儿子谭延闿,她从牙缝里省下铜板,只为儿子能多一本新书,总在他耳边念叨:“将来有出息,娘才能挺直腰板。” 无人知晓的后院角落里,她种下几株芍药,这片小小的花圃是她的精神王国,看着花儿从泥土里挣扎出来,她就觉得生命有了活力,内心那份归心似箭般的平静也更坚固了。 有时她会偷偷想象,丈夫会不会递来一碗热汤,说句“喝了暖胃”,这种被看见、被肯定的善意,是她内心深处最奢侈的渴望。 此刻,丈夫的笑意和那句“一起吃”,她顺从地坐下姿态温柔,桌上的饭菜依旧,丈夫举起筷子,示意她先动筷。 管家没有再提碎碗的事,正妻陈氏也收起了即将出口的责备,默许了这一切,饭桌上,一种无声的默契正在形成,她丈夫的体恤,夫人的宽容,是她能继续好好活下去的理由。 管家带来的喜讯,正是她儿子谭延闿金榜题名的消息,这个从小聪慧,三岁启蒙、十三岁中秀才的儿子,虽屡试不第,却在母亲的鼓励下从未放弃。 二十四岁的他,在清朝最后一次科举中高中二甲进士,成了湖南近两百年来都少见的大人物,这意味着,李氏三十三年的站立侍奉生涯,终于画上了句号。 1905年谭钟麟去世,李氏平静地度过了余生,于1916年与世长辞。 然而,族人以妾室之名,执意要她的棺木从侧门出殡,已是高官的谭延闿不肯,他以身护棺,直接躺进棺材里抗议,坚决要求母亲必须从正门风光大葬。 最终,李氏的墓碑上,端端正正地刻着“李夫人”三个字,这是儿子为她争来的身份与尊严。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谭延闿
[浮云]1904年,通房丫鬟李氏,站着侍奉丈夫与正妻长达33年。这日,她正在盛饭
酷炫青春风飞扬
2025-09-08 20:34:0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