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7日对伊朗的石油产量水平表示担忧,并呼吁伊朗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因为伊朗约92%的石油销往中国,也就说,哈梅内伊认为对中国太过于依赖。 伊朗是个石油大国,石油出口占财政收入的大头。但美国这些年对伊朗制裁不断,尤其是2018年退出伊核协议后,更是变着法儿地限制伊朗石油出口。 这招确实狠,因为石油卖不出去,伊朗经济就像被掐住了脖子。这时候,中国站出来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而且不怕美国那套制裁,通过人民币结算、昆仑银行等渠道,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一来二去,伊朗的石油出口就越来越依赖中国。 根据2025年的数据,伊朗约92%的石油直接销往中国。这个数字听起来挺吓人,但其实里面有不少“水分”。 因为美国制裁太严,很多国家不敢直接买伊朗石油,于是就出现了转口贸易。比如伊朗石油先运到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再以“其他国家原油”的名义卖到中国。 所以实际算下来,中国真正消费的伊朗石油可能没那么多,但即便如此,伊朗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还是很高。 哈梅内伊这时候提出要多元化出口市场,可不是心血来潮。一方面,美国的制裁虽然松了点,但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如果伊朗一直依赖中国,万一哪天中美关系紧张,中国也被迫减少进口,伊朗的经济就彻底玩完了。另一方面,伊朗也想在国际舞台上多点话语权。老是被中国“卡脖子”,说话都不硬气。 另外,伊朗的石油生产能力也让哈梅内伊头疼。这些年因为制裁,伊朗的石油设施老化,技术落后,产量一直上不去。 2025年,伊朗原油日产量才330.5万桶,离历史最高的600万桶还差得远。哈梅内伊心里清楚,要想多元化出口,得先把产量提上去,不然就算找到了新买家,也没那么多油卖。 哈梅内伊想多元化出口,可现实却给他泼了冷水。首先,美国的制裁就像一道铁墙,挡在伊朗面前。2025年7月,美国对伊朗石油航运网络实施了七年来最大规模的制裁,涉及100多个实体和船只。这意味着伊朗的油轮很难找到港口停靠,保险也没人敢卖。 就算有国家想买伊朗石油,也得冒着被美国制裁的风险,谁敢轻易尝试? 其次,伊朗的石油质量和价格也不占优势。伊朗的石油以重质油为主,需要特定的炼油设备才能加工。 而中国的炼油厂早就适应了伊朗石油的特点,但其他国家的炼油厂可能得花大价钱改造设备,这就增加了成本。而且,国际油价波动大,伊朗为了吸引买家,不得不打价格战,利润越来越薄。 最后,伊朗的国际形象也不太好。这些年,伊朗在中东地区搞“代理人战争”,支持真主党、胡塞武装等,惹得以色列、沙特等国家很不爽。再加上核问题悬而未决,很多国家对伊朗持谨慎态度,不愿意和它走得太近。 虽然哈梅内伊嘴上说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实际上,伊朗根本离不开中国。中国不仅是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还在基础设施、能源开发等领域和伊朗有深度合作。 2021年签署的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涵盖能源、金融、基建等多个领域,总投资达4000亿美元。到2025年,中国企业参与的铁路项目已经贯通,从西安出发的货运列车经伊朗抵达中东,运输效率大幅提升。 中国也清楚伊朗的重要性。伊朗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入口处,控制着全球约20%的石油运输量。如果伊朗出点什么事,全球能源市场都得抖三抖。 所以,中国一直支持伊朗,反对美国的单边制裁。但中国也不想和伊朗绑得太紧,以免得罪美国。因此,中国在和伊朗合作时,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过度卷入中东争端。 哈梅内伊的多元化出口计划短期内很难见效,但伊朗也不会坐以待毙。一方面,伊朗在加速落实中伊25年协议,通过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能力,为多元化出口做准备。 另一方面,伊朗也在和俄罗斯、印度等国合作,通过转口贸易绕过美国制裁。比如,伊朗的石油先运到俄罗斯,再通过俄罗斯的渠道卖到欧洲。 对于中国来说,伊朗是一个重要的能源伙伴,但不是唯一的选择。中国一直在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从俄罗斯、沙特、伊拉克等国进口石油,还加大了对新能源的开发。如果伊朗真的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中国也能从容应对。 国际政治就是这么现实,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伊朗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中国也不会吊死在一棵树上。 未来,中伊关系可能会更加微妙,但只要双方能找到利益平衡点,合作还是会继续下去。毕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稳定的合作关系比什么都重要。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7日对伊朗的石油产量水平表示担忧,并呼吁伊朗实现出口市场多元
天天纪闻
2025-09-08 17:39: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