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过一句话,我记到现在:女人这辈子,不管枕边人靠不靠谱,婚姻都不是人生的全部。下半生真正该拼的,是硬朗的身子骨,和一份活得舒展的优雅。毕竟啊,这世上哪有完全合心意的人?就连我们自己,也未必符合对“完美”的想象。
婚姻说到底是场修行——放过别人,也是饶了自己。若总困在执念里不肯自渡,换谁在身边都没用,终究是自己跟自己较劲。
池莉说中年女人难,周围人好像都在吸能量,父母、老公、孩子,没谁能真帮衬。这话戳心,却也提醒人:得建个“能量自给系统”,不然日子只会越熬越沉。就像有人说的,若和老公三观拧巴,不如把他当普通朋友——他想干嘛干嘛,别较劲去改。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改不掉,瞎琢磨不过是自寻烦恼。
莫言也说过,婚姻最怕的不是离婚,是“离不起”——困在想逃又逃不掉的关系里,耗掉一辈子。可哪是婚姻成了牢笼?是自己心里的期待没放下,把自己囚住了。世间事都在慢慢治愈人,偏是自己不肯放过自己。
艾青谈和男人相处,说得挺通透:别想着控制,别追问他跟谁混。跟他说话时开开心心,想他了撒个娇,在一起时温柔点;不想他时,就扎进自己的事里,别黏着。
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各有各的心思和盼头。尊重他的性子,给彼此留片天地——他追他的兴趣,你守你的热爱,关系反而松快。村上春树不也说嘛,“哪怕是心爱的人,心里也有片你到不了的森林”,接受这点,反而少了很多纠结。
少点猜疑,多份信得过,关系里的压力会轻不少。跟他说话时,多分享点日常的喜怒哀乐;腻在一起时,多听听他的心思,也让他知道你在意。想他了就软乎乎撒个娇,不想时就专心做自己的事——这份独立和自信,比啥都让人着迷,关系也会更平衡。
很喜欢张小娴的话:“不在乎就会得到,变好才会遇到更好。”把自己变结实了,就不怕孤单;不怕孤单,才敢“宁缺毋滥”。那些过去的相遇、离别、酸辛,或许都是铺垫,等着让我们遇见那个对的人,明白之前的“不容易”,都是为了攒够运气,迎上后来的甜。[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