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他苑举正凭什么站上观礼台,他说:我爸当年给115师画地图、送粮、抬伤员,我替他来看。 苑举正这次来北京参加九三阅兵,其实还挺波折。民进党当局一直阻挠岛内人士来大陆参加抗战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他 8 月 31 日从台湾出发时,甚至都没拿到百分百确定的受邀通知,只是凭着对祖国的信心,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事,就毅然过来了。刚到北京,有人跟他说 “欢迎回家”,这话让他特别感动,也更笃定自己来对了地方。 观礼之前,他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偶遇了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当时他正专注看着 “一二・九运动” 的介绍,没注意到有人打招呼,直到洪秀柱拍他,说 “我指了你好几遍,你都不理我”,两人才认出彼此。他们在台湾各自忙碌,很少见面,没成想会在这样纪念历史的场合碰到,两人都觉得特别意外又高兴,站在纪念馆里聊了好一会儿关于抗战历史的话题。 苑举正这次来,特意带着父亲的照片。他父亲当年在鲁西老家给 115 师做事,画地图帮部队熟悉地形,到了秋收时节就组织乡亲给部队送粮食,战斗打响后还跟着大家一起抬伤员。 那些年里,115 师在山东一带打了不少硬仗,像平型关大捷后部队转战山东,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都离不开当地百姓的支持。苑举正从小听着父亲讲这些故事长大,心里一直记着这份与祖国的联结,这次能替父亲站在观礼台,对他来说是圆了两代人的心愿。 阅兵当天,苑举正对很多场景都印象深刻。民兵方阵里的女兵们飒爽英姿,声音洪亮;联合国维和部队方阵整齐划一,透着大国担当。空中分列式掠过天空时,他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想把这些画面记下来。 他说自己不是军事专家,也不算军迷,但看到这些新式装备亮相,心里满是自豪,尤其感受到那种 “不战而屈人之兵” 的战略定力,觉得这样的阅兵既能促进世界和平,也能震慑对中国有不轨图谋的势力。 观礼结束后,他在社交平台发了现场自拍照,配文里提到希望通过这次经历,让更多台湾人思考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有人问他会不会担心回台湾后有压力,他说做对的事情没什么好怕的。 现在他常跟身边人讲父亲当年的经历,讲这次阅兵的所见所闻,想让更多人记得那段抗战历史,记得两岸同属一个民族的根脉。对苑举正来说,这趟北京之行不只是参加一场阅兵,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传承,把父亲那代人的家国情怀,以自己的方式继续传递下去。
中方阅兵作用开始发酵,各国态度明显变化? 以前别人说起中国,可能首先想到的是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