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宴请四方,主客尽欢而散后,苏洵却留下来问:刚才那个几个月没洗澡、邋里邋遢像

历史破局者 2025-09-08 00:51:29

司马光宴请四方,主客尽欢而散后,苏洵却留下来问:刚才那个几个月没洗澡、邋里邋遢像乞丐的家伙是谁? 客人都走后,苏洵(苏轼的父亲)留下来,捻着胡须,眉头紧锁,脸上不仅带着困惑,更添了几分难以掩饰的嫌恶与警惕。他压低声音,指着方才王安石坐过的位置,对司马光道:“公实(司马光字),方才席间那一位,发如飞蓬,面留尘色,目光闪烁不定,时而呆坐如木偶,时而指画自语,状若狂易。窃观其食,拈取不定,心不在焉,污及袍袖而不自知。此等形貌猥琐、不近人情之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也列于公之雅席?” 司马光知苏洵性情刚直,观人犀利,便放下茶盏,神色复杂地答道:“明允兄(苏洵字)所见者,乃当今奇才,王介甫也。其文章雄深雅健,可比肩西汉;其志向高远,以皋、夔、稷、契自许,欲挽狂澜于既倒,乃一世之伟人。只是……性情执拗,不修边幅,于世俗礼仪,确是疏阔了些。” 苏洵听罢,非但没有释然,反而冷笑一声,摇头道:“奇才?恕洵不敢苟同!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常情也。今此人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 苏洵这番话,几乎就是他日后传世名篇《辨奸论》的核心观点。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内在品性必然通过外在言行表露出来。如此刻意违背常情、矫饰苦行以标榜与众不同的人,绝非真正的贤士,其背后必定隐藏着巨大的野心与奸诈(“用心之不轨”)。他坚信,此人若得志,必是祸乱天下之辈。 司马光深知苏洵的论断过于尖锐绝对,试图缓和:“明允兄或许多虑了。介甫之弊,在于固执,然其心或仍在社稷。” 苏洵慨然道:“非也!竖刁、易牙自宫烹子以适齐桓公之欲,其不近人情至此,终酿大祸。今观此人之状,其矫情干誉,与竖刁、易牙何异?唯恐其他日得君专政,必以苛刻之术乱天下法度,视士大夫如仇寇,届时悔之晚矣!吾不忍见之,且告诫子瞻(苏轼)、子由(苏辙),当远此人!” 这番谈话,不欢而散。苏洵归家后,将对王安石的极度反感和忧虑,凝练成了那篇言辞激烈的《辨奸论》(尽管后世有学者质疑此文为邵伯温伪托,但它确实代表了当时反王安石一派士大夫的典型观点)。文中虽未直呼其名,但“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的断语,以及“囚首丧面”等描述,无疑是将矛头直指王安石。 苏洵的这次评价和《辨奸论》,为后来王苏两家持续数十年的恩怨拉开了序幕。 苏洵作为文坛领袖和苏轼、苏辙的父亲,他的态度深深影响了苏氏兄弟早期对王安石的看法。苏轼、苏辙初入仕途时,虽也曾欣赏王安石的才学,但在基本政治取向上,已然带有了其父留下的警惕底色。 数年后,宋神宗即位,王安石得君专政,开启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司马光成为反对派的领袖,而苏轼、苏辙兄弟则自然站在了司马光一边,成为旧党(反变法派)的中坚力量。双方围绕青苗法、免役法等新法展开了激烈论战。苏轼屡次上书直言新法之弊,批评王安石“求治太急,进人太锐”,其言论激烈,甚至因此被新党罗织罪名,酿成“乌台诗案”,险些丧命。 王安石的亲信及后来的一些新党人物(如吕惠卿等),为打击旧党,对苏轼等多有倾轧。苏轼大半生的颠沛流离(黄州、惠州、儋州),其根源虽复杂,但与王安石开启的变法运动及其引发的党争密不可分。 然而,王苏两家的恩怨又并非简单的私仇。王安石与苏轼在文学上始终互相钦敬。晚年王安石退隐金陵,苏轼路过探望,两人摒弃政见之争,畅游山水,论文说佛,留下了“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的千古唱和。这一刻,超越了政治恩怨,展现了士大夫之间基于才华与人格的深层尊重。#王安石# #苏洵#

0 阅读:2033

评论列表

老胡

老胡

23
2025-09-08 02:46

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王安石贬苏轼去湖北和山东当地方官。苏轼反对司马光,司马光贬苏轼去广东,苏轼写诗自嘲,再贬苏轼去海南岛。苏洵的忠奸辩的一塌糊涂

用户10xxx69

用户10xxx69

16
2025-09-08 12:24

辩奸论是不是苏洵写的还有待商榷,而且王安石21岁中进士,比苏洵早了十几年,苏洵中进士是嘉佑二年,那时候王安石已经名动天下了,说不认识王安石肯定是假的,一个刚中进士的去攻击天下名士,这不合逻辑,而且王安石是富家子弟,一辈子吃穿用度都很讲究,唯一记载衣冠不洁是他替母守丧期间,所以基本上可以认定是瞎编的

轻风笑

轻风笑

11
2025-09-08 16:27

王安石,非凡才能的一代名相,绝非三苏能比

panlaoshu 回复 09-09 00:40
苏澈还好点,其他两个,跟王安石差十万八千里!

用户15xxx25

用户15xxx25

10
2025-09-08 10:40

是不是司马光宴客?小编要多读书哦。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6
2025-09-08 13:57

苏洵是沙雕。他那套理论根本就不自洽,漏洞百出。比如说竖刁易牙,和他们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没关系呀。其实这套玩意,根本就是以他自己好恶来看人。

无怨无悔有几人

无怨无悔有几人

5
2025-09-08 14:14

王安石所谓的变法不过是与民争利,苏轼反对也有情可原

1111 回复 09-08 22:58
仔细想想,以古代官僚集团那种家族重于国家的德行,王安石变法如果真是与民争利,会引发那么大的反对吗?反对声最大的市易法和青苗法本质都是与官商争利。

西戈

西戈

4
2025-09-08 17:27

以貌取人,本是常态,却是下乘!

云醉月微眠

云醉月微眠

3
2025-09-08 20:49

司马光跟苏洵有交集?这不纯纯扯淡么[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大楚

大楚

3
2025-09-08 20:02

王安石大许多岁!水平能力也比所谓八大家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柯依伯带来往者

柯依伯带来往者

2
2025-09-08 03:01

假装奇人骗皇帝的。

用户10xxx12

用户10xxx12

1
2025-09-08 18:18

先敬罗衣后敬人。

历史破局者

历史破局者

打破迷局,解读历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