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 他出席了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

观今言史啊 2025-09-06 10:44:00

感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 他出席了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对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与贡献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偏偏又没有出席中国的阅兵式。 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其实隐藏着联合国秘书长这个角色的特殊生存之道。 在天津峰会期间,古特雷斯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独家专访,他明确表示上合组织对构建多极化世界至关重要,认为这个组织代表着全球很大一部分人口,覆盖了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 他还特别强调需要建立一个所有地区、所有文化、所有宗教、所有文明都能合作共事的世界,这些话听起来很中肯,也很符合中国提倡的多边主义理念。 但是就在同一时间段,古特雷斯却选择不参加北京的阅兵观礼活动,这种事情他不是第一次做,之前东京奥运会时,他也最初计划出席开幕式,最后却取消了行程。 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他每走一步都要仔细权衡各方利益和反应。 联合国秘书长这个职位被形容为“世界上最难的工作”,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既要维护联合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权威,又要顾及各会员国的利益,特别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态度。 有时候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得不考虑现实国际政治的复杂性。 作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不能只考虑某一国的立场,他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和关切,出席阅兵式这种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活动,很可能会被解读为选边站队。 这对于需要保持中立形象的联合国秘书长来说,确实是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从历史来看,联合国秘书长经常陷入这种两难境地,第一任秘书长赖伊因得罪美国又因派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受到苏联及东欧国家的抵制,最后无奈辞职。 第二任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在第二任期遭遇苏联的罢免要求,第六任秘书长加利连任受阻,第七任秘书长安南受“石油换食品”丑闻困扰,几乎每一位秘书长都要在大国博弈中寻找微妙的平衡点。 古特雷斯这次的选择,反映了他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判断,在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他既要肯定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又要避免过度亲近中国而引发西方世界的不满,这种平衡术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 联合国秘书长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发挥他的“积极职能”,本着独立、公正、诚信的原则,公开或私下里采取措施,防止国际争端的产生、激化和传播。 这就要求他不能过于明显地偏向任何一方,即使在某些场合需要做出一些象征性的姿态。 从另一个角度看,古特雷斯参加天津峰会而不出席北京阅兵,也可能是一种信号,他强调多极化世界的重要性,暗示联合国认可新兴力量中心的崛起,但又不愿意完全拥抱某一方的议程,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恰恰体现了联合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尴尬位置。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高端访谈丨专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0 阅读:0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