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号那天,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正办着一场全世界都关注的纪念活动,没想到大家的目光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9-05 14:22:36

9月3号那天,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正办着一场全世界都关注的纪念活动,没想到大家的目光后来都集中到了两个人的短暂接触上——韩国的二号人物禹元植,还有朝鲜领导人金正恩。   其实一开始没人觉得他俩会有交集,毕竟当天现场那么多人。   可有意思的是,禹元植早上8点就到了城楼,金正恩则是8点18分才出现,而且两人的座位离得特别远,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   这么看,要说这是碰巧遇上的,估计没几个人会真信,倒更像是韩方早就盘算好,特意等着这个机会跟金正恩有个接触。   毕竟禹元植作为韩国的二号人物,之前就说过想找机会和金正恩聊聊半岛和平的事儿。   这次在天安门城楼这种全球都盯着的场合,要是能有个互动,不管时间多短,本身就有挺重要的象征意义,韩方肯定也看重这点。   后来禹元植主动走向了金正恩,还提起说“我们时隔7年再次见面”。   这话其实藏着不少意思,明显是想勾起双方对2018年板门店那段时间的回忆——   那时候朝韩关系还挺缓和,有点春暖花开的意思,禹元植大概是想借着这个话头,让双方的沟通能顺畅点。   可金正恩的回应特别简洁,就只说了一个“是”字。   这个字说出来,既没否认禹元植说的“时隔7年见面”这个事实,也没顺着话头往下聊。   不管是情感上的延伸,还是涉及到政治层面的进一步交流,都没接茬。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朝鲜眼下没那么想和韩方多接触,用最礼貌又最直接的方式表明了态度。   一边是禹元植带着点热情想追忆过去,一边是金正恩简单干脆的回应,俩人之间的“温度差”一下子就显出来了。   而且这次接触里,还有个没到场的关键人物——韩国的李在明。   本来李在明比禹元植更希望修复朝韩关系,要是他来的话,或许和金正恩沟通会更合适。   但听说因为美国那边给了压力,他最后没去成。   这么一来,整个事儿就更清楚了:   半岛的问题早就不是朝韩两国关起门来就能解决的,背后还牵扯着大国之间的博弈。   禹元植这次主动接触,更像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毕竟最合适的李在明没来,错失了一次更直接沟通的机会。   所以说,那天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这短短一面,根本没成为朝韩关系破冰的开始,反而像给现在的半岛局势做了个“诊断”。   从韩方特意策划的这次互动,到两人之间一热一冷的简短交流,再到李在明缺席背后的大国影响,都能看出来现在半岛的局势有多僵。   金正恩说的那个“是”字,不光是回答了禹元植的话,更像是给当前这盘复杂的半岛棋局,写下了最凝练的一句注解。

0 阅读:167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