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最让日本恐惧的不是大阅兵本身,而是九三之后这个世界将会发生的诸多重大改变。 越来越多有分量的学者和意见领袖,开始把与日本有关的历史旧账搬到桌面上细致讨论,比如中国作为战胜国本应有权力进驻日本、关于琉球独立、还有中日战后角色等。 这些本来被日方习惯性回避的话题,如今被公开提及,逼得日本不得不回应。 在军事层面,日本也体会到了压力。以前他们关注的中国军迷圈,现在发现中国人在网络上对军事动向出奇地保密,想套点消息几乎不可能。 随着全国新能源装备和新一代无人作战体系不断亮相,九三当天公开的那些装备,只是个开头。 比起以往的武器展示,现在的中国,不断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东西抛出来,甚至太空和近地轨道都成了演练场,这让原本习惯了信息差优势的日本人,真切意识到差距正在拉大。 说到九三,无论是战争结束还是胜利庆典,关键其实都不是某一天的诏书或者签字仪式。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念所谓的终战圣旨,内容里既没有坦率认输,也没有任何责任担当。 战斗实际并没有停止,很多日本部队和伪军仍旧在中国各地负隅顽抗,有的地方甚至打到了年底。 美苏等同盟国对此毫不认可,美国索性让日本9月2日在“密苏里号”上正式签字,把一切盖棺定论。这消息传到中国,已是9月3日,于是全国老百姓集体庆祝,发泄了多年来的屈辱。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起就用法律把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个决定,是为了从根本上守住中国自己的胜利叙述,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不仅是战场上的赢家,也是历史记忆的主动者。 九三大阅兵就是要强化这种独立自信的声音。和以往国庆阅兵不同,这一次没有花车游行,也不讲求表面排场,只有战士的军姿、沉稳的脚步、实打实的装备。 参阅士兵们说得很明白,这些武器本来就是为打仗造的,哪怕今天在阅兵场,明天就可以一起踏进战场。 这场阅兵还引来了多国元首和重要嘉宾齐聚北京,任何人能在那个时间点赶来,都不是随随便便串个门,而是实实在在地表达支持。 像金正恩这种多年不参与多边活动、狠角色级别的领导人也来了,说明形势变化让各国把中国放在了新的战略位置上。 中国的强硬和清晰立场,让日本等国家不得不重新评估地区安全问题。中国展示的不只是装备,更是在释放一个信号:自己已经有把握守住如今的安稳和历史公道。 九三大阅兵牵引出历史与现实、痛苦与荣耀的交汇处。它提醒每一个人,只有记住来时的苦难,才能守住现在的和平与尊严,“九三”不是结束,而是新局的开始。
[月亮]最让日本恐惧的不是大阅兵本身,而是九三之后这个世界将会发生的诸多重大改变
芸霄记史
2025-09-05 10:38:37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