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想要了解它,先要从以下11项信息入手。
1时代:北宋晚期
2画家:张择端,在翰林图画院工作,擅长界画,北宋灭亡后以卖画为生。
3界画:用界笔、直尺划线
4尺寸:宽24.8cm长528cm
5手卷:不宜悬挂,只可舒卷
6绢本:在绢、绫、丝织物上作画
7淡设色:用色淡雅
8内容:从汴京郊区到城内的一路景观
9散点透视:平、仰、俯视结合,视角不受空间限制
10名字背后:汴河是引流黄河的人工河,每年冬天为防止水患,政府都会修临时堤坝,等清明那天再开放,迎接船只首航,民众观看。
接下来我们步随景移,仔细欣赏《清明上河图》的四大部分:郊外、汴河、街景和城内。
🔹郊外:开篇一组驮着木炭的驴队迎面而来。而后,我们将遇见迎亲队伍,中央轿子上插满了花,这是清明风俗。
紧接着,第一个险情出现了,疯马奔驰惊扰了周遭看客。
🔹汴河:不必理会,继续向前就能看到汴河码头。更多船涌入视野,船上有人煮饭;有人发呆;还有人在大声呼喊。
因为前方两船即将相撞,这是第二处险情。此时B船尤为惊险,又要躲避冲撞,调整方向,又要顺利过桥,松绳放杆,紧张感直接拉满。
而桥上人群、驴马、轿队、店铺也是挤作一团。沿着街边你将看到袖子特别长的人,这叫牙人,属于中介。这不,一牙人正驱赶快撞上小孩的驴,可没成想,另一边的牙人也将和驴相撞!
🔹街景:躲开第三处险情,去脚店看看吧。脚店是没有酿酒权,买成品酒的酒店,外边是欢门,可以张灯结彩吸引顾客。里边则为一楼散座、二楼包厢的结构。
之后我们将经过两条街,遇到棕榈毛顶的豪车、修车工、游医、算命先生、闲散士兵、卖花、卖馕的摊贩等场景。题外话,宋朝男子很爱戴花哟。
🔹城内:终于进了城门!路边林立着税务局、消防点和拥有酿酒权的孙羊正店,它的门前已被装点得热闹缤纷,院后一摞摞酒桶,仿佛在说:我的生意很火哦。
正店对面一文人独坐窗内,丝毫不知离他不远的街上,一辆驴车正冲向前方。驴子,你真得好危险!
最后,城内街道以赵太丞家收尾,这是医官开得药铺,门前广告了招牌药丸,专治酒伤和肠胃,对爱酒的宋人来说,再好不过了!
🔹以上便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主要场景,当然,还有许多细节等着你去探寻。也不知这热闹中蕴含的危机,这是不是张择端为后人留下的伏笔?
图片源自故宫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