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双城经济圈潜力怎么样?

易烟谈历史 2025-09-05 03:36:42
🇨🇳成渝城市群地跨东经 位于四川盆地,主要包括了川西平原和川东丘陵,四周群山环绕,地势向中部倾斜,总面积 18.5 万 km2,涉及四川省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等 15 个地级市,重庆市中心城区、万州、黔江等 27 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 2019 年常住人口 9600 万人,城镇化率超过 60%,是西部大开发重要平台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支撑。 毗邻川西、川北、渝东南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等,动植物资源丰富。 川渝城市群:高铁网络缩短城市间最短出行时间,城市间出行更便捷,通达性水平提高。时间上,中心城市1 h交通联系网更密集,2 h交通联系网从稀疏到均衡。空间上,出行中心在重庆中西部聚集,形成“梭形”出行便捷中心。 [一R]2015年重庆市周围的通达性优势明显,1 h通达网络呈“单中心,多树状”结构。47%的城市对间实现2 h通达,通达网络较稀疏。区域中部、南部铁路网络建设较完善,因此无铁路的璧山、铜梁在有铁路城市包围下通达性较好。区域边缘的无铁路、普铁城市出行联系网络相对稀疏。 [二R]2020年1 h内通达的城市网络整体呈“蝎型”结构,68%的城市对实现2 h通达。规划高铁格局下,90%的城市对间实现2 h出行,相较2015年占比增加43%。基本实现城市群内2 h通达,区域内全部城市3 h通达。1 h通达网络分布更加均衡,并以璧山为中心,以铜梁、涪陵、江津、自贡为端点,形成“梭形”结构的出行便捷中心. 📻高铁网络通达性强化经济联系,增强双核现象,缩小非核心城市吸引力水平差距。从经济联系强度看,形成以成都和重庆为双核心的经济联系网络。高铁网络促进城市间要素沿交通廊道流动并集聚,呈现鲜明的交通廊道效应。从对外经济联系总量看,高铁通车对核心城市产生显着的极化作用。边缘城市在开通高铁后,人口、经济要素向核心城市或中心城市流动,体现高铁网络的虹吸效应。川渝 成渝城市群 成渝双城 川渝地区 成都 重庆 中国地理 四川 成都重庆 重庆旅游 成渝双城经济圈潜力如何? [投票]

0 阅读:0
易烟谈历史

易烟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