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放出狠话:如果中国真有一天开打,别以为手里握着航母和导弹就能高枕无忧!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说,如果美国在日本部署导弹,俄罗斯和中国会不只政治回应,她强调中俄伙伴不针对别人,但面临侵略,能结合力量,这话从俄罗斯经验来,意思是光有装备不行,得有实际反制。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毕竟俄罗斯在对抗北约的几十年里,早就把 “光有装备不够,得有真反制” 的道理摸得门儿清。 先说说美国这 “堤丰” 系统到底是个啥来头,这玩意儿能打射程上千公里的巡航导弹,按美军的说法,部署在日本就能 “覆盖东亚关键目标”。 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早就放了话:这东西就是个定时炸弹,严重威胁地区安全,美日别想蒙混过关。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把导弹往日本一搁,最不爽的居然是日本自己人。 冲绳县 70% 的土地都被美军基地占了,当地民众在纪念冲绳战役 80 周年时,一边祭奠战死者,一边举着牌子抗议:“80 年了,美军啥时候能滚出去?” 首相石破茂嘴上说要 “减轻冲绳负担”,转头就配合美国搞导弹部署,这种两面三刀的把戏,老百姓早就看透了。 俄罗斯之所以敢放出狠话,全凭实打实的反制本事。就在美军忙着在日本摆导弹的时候,俄罗斯的 “白蜡树”-M 级核潜艇已经悄悄换上了 “锆石” 高超音速导弹。 这导弹可不是吃素的,6-8 马赫的速度加上末端机动,北约的防空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更绝的是,这些潜艇就部署在离北约边界 30 公里的地方,等于把刀架在了对方脖子上。 俄罗斯外交部说得明白:既然美国敢把《中导条约》禁止的导弹部署到亚洲,那俄罗斯就敢用核演习回应,这叫以牙还牙。 这种实战派思路,是俄罗斯在冷战后跟北约硬碰硬练出来的真功夫 —— 当年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俄罗斯就用 “伊斯坎德尔” 导弹反制,现在这套经验直接搬到了亚太。 光有硬武器还不够,中俄早就把反制的算盘打到了产业链上。美国的导弹再先进,关键零件离不开稀土加工,可全世界 90% 的稀土精炼能力都攥在中国手里。 就像之前收拾 G7 那样,中国只要在出口许可证上加点 “最终用户审核” 条款,美国想从盟友那里 “借” 稀土都没门。 俄罗斯更绝,手里攥着欧洲的能源命脉,现在又把核潜艇派到了太平洋,等于同时掐住了美国的能源和军事补给线。这种 “军事 + 经济” 的组合拳,可比单纯堆导弹管用多了。 日本夹在中间简直是左右为难。一方面得跟着美国喊 “中国威胁”,另一方面国内民众天天抗议基地建设,连县知事玉城丹尼都公开抱怨美军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更要命的是,日本的导弹基地全在中俄的打击范围内,真打起来第一个挨炸的就是这些 “美国的前沿阵地”。 就像冷战时的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最后用广播声明化解危机,证明真正的安全从不是靠导弹数量堆出来的。现在美国又想玩这套 “导弹威慑” 的老把戏,可中俄早就不是当年只能被动应对的角色了。 说到底,美国在日本堆导弹的做法,就像在火药桶上玩火。俄罗斯的核潜艇带着 “锆石” 导弹在太平洋游弋,中国的东风导弹随时能覆盖第一岛链,再加上冲绳民众此起彼伏的抗议,这所谓的 “安全感” 不过是自欺欺人。 扎哈罗娃说得对,中俄伙伴关系不针对任何人,但谁要是敢把导弹架到家门口,那就别怪我们联手反制。毕竟实战经验早就证明:真到了动真格的时候,能决定胜负的从来不是谁的导弹多,而是谁的反制手段更实在、更精准。美国要是还拎不清这一点,迟早得在亚太栽个大跟头。
红旗-29弹体极其巨大、粗壮,每部发射车为两联装,仅携带两发拦截弹。这种导弹在当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