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注意到了?本次阅兵分列式的徒步方队,跟前一次大阅兵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每个方队最前面的两名领队,不再是少将军衔。 认真看了一下,各方队的领队,基本都是大校军衔,也就是正师或者副师职,最常见的适配职务是合成旅旅长政委等等,感觉非常合适,因为这个衔级的军官,正是年富力强! 说真的,一开始没太留意军衔变化,后来听人一提才反应过来 —— 原来领队军衔悄悄调整了。以前看阅兵,少将军衔的领队走在前面,总觉得特别威严,现在换成大校,反倒多了种 “接地气” 的劲儿,毕竟大校军官平时大多在基层带兵,跟战士们打交道多,走在方队最前面,看着就跟队伍更贴劲儿。 不过也有人琢磨,为啥要从少将调整成大校呢?我倒觉得这背后挺有讲究的。你想啊,大校这个级别,正是干事业的黄金年纪,既有足够的指挥经验,又有充沛的精力,平时在部队里管着旅级单位,带队伍、搞训练都是一把好手。让他们当领队,既能展现基层军官的风采,也能让更多人看到咱们军队中层力量的扎实 —— 毕竟军队建设不是光靠高层将领,中层军官才是承上启下的关键。 再说说阅兵总指挥从上将换成中将,韩胜延中将还是 “少壮派”,这调整也挺有意思。不是说上将不够优秀,而是 “少壮派” 将领往往更熟悉当下的新型作战模式,对现代化军队建设的思路可能更贴近当下需求。而且让这样的将领担任总指挥,也能传递出军队干部年轻化、专业化的信号,毕竟未来的国防建设,需要更多年富力强、懂技术、会指挥的将领挑大梁。 当然也有朋友觉得,以前少将领队更有 “排面”,换成大校会不会显得 “规格降了”?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阅兵的核心是展现军队的战斗力和精神风貌,领队的关键是能带领队伍走出气势、走出水平,大校军官用实力证明,他们完全能扛起这个担子。反而这种调整,更能体现咱们军队不搞形式主义,凡事从实际出发的作风。
【看完中国九三阅兵,欧洲军队的画风让我笑不活了……】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5评论】【4点赞】
The wind of change
现在连公司OA都扁平化了,信息时代不只用人驱动传递了,高效的大脑到终端反应更快,减级减员的确增效,毕竟没以前那么多琐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