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已经没胆子再开战了。”1988年,对越反击战的尾声中,中国大挫越南,令

熹然说历史 2025-09-02 23:33:33

“中国人已经没胆子再开战了。” 1988年,对越反击战的尾声中,中国大挫越南,令他们建立中南半岛联邦的野心落败。然而就在两国开始谈判战后事宜时,越南却偷偷登陆我国南海的三沙群岛,叫嚣着:“中国人不敢打!” 1988年的南海,战争阴云密布。刚刚在陆地上吃了大亏的越南,竟敢在海上向中国挑衅,狂言”中国人不敢打”。这句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一场48分钟的海战,又如何改变了整个南海格局? 提起1988年的南沙海战,很多人只知道中国海军大获全胜,但这场战斗的前因后果,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 说起来,这事还得从对越反击战说起。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越两国爆发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给了越南一顿痛打。但越南这个国家,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劲头,总觉得自己是”小中华”,在东南亚要当老大。特别是统一南北之后,越南的野心更是膨胀,想要建立所谓的”印度支那联邦”,把老挝、柬埔寨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直接原因为越南入侵柬埔寨并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这让中国不得不出手教训。陆地上挨了打,越南就把注意力转向了海上。他们觉得中国海军实力不强,在南海可以占点便宜。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中国建立海洋观测站,中国政府受委托建立5个海观测站,其中一个建在南沙群岛,该观测站序号为74。这本来是个正当的国际合作项目,可越南人坐不住了,认为这是中国要在南海扩大影响力的信号。 1988年初,局势开始紧张起来。1988年1月14日,中国海军掩护工程部队将部分建站施工器材运上永暑礁,其后数天,越南海军即抢占了附近的几座岛礁。越南这招叫”围点打援”,想通过占领周边岛礁来威胁中国的建设工程。 到了3月份,双方的对峙达到了白热化。3月10日获得中共中央军委的批准后,中国海军开始了更大规模的行动。当时指挥这次行动的是陈伟文,这个从广东台山农村走出来的海军将领,一辈子参加了六次海战,次次都赢。 3月13日,越南人终于露出了真面目。他们派出604号、605号运输船和505号登陆舰,直奔赤瓜礁。越南海军侵入对中国考察人员实施武装挑衅,率先开枪打伤中方人员。更让人愤怒的是,越军指挥官竟然狂妄地叫嚣:“中国人不敢打!” 这话说得实在太嚣张了。陈伟文当机立断,下令反击。战斗在28分钟内就结束了,我海军取得绝对性胜利。有资料说是48分钟,不管怎样,时间都很短,结果都是中国完胜。 这一仗的结果让国际社会都震惊了。击沉越方舰艇两艘,夺回永暑礁等六座岛礁,中国海军只有一人轻伤。越南方面伤亡惨重,有的资料说死伤好几百人。 战斗结束后,五星红旗在赤瓜礁上高高飘扬。越南人终于明白,中国人不是不敢打,而是不愿意随便动手。但是一旦动真格的,后果他们承担不起。 这场海战的意义远不止于军事胜利。中国在战役中得胜,夺取了南沙群岛赤瓜礁等6个重要岛礁,为后来中国在南海的战略布局打下了坚实基础。没有这一仗,就没有今天的三沙市,也没有中国在南海的话语权。 说起来,越南这个国家也挺可怜的。越南政府和越南民众在不断的强化自身历史受害者心态,总觉得自己被强国欺负,所以要处处显示强硬。但是实力不够,嘴巴再硬也没用。 战后,陈伟文被破格提拔为海军少将,这是对他指挥才能的认可。但是由于”第一枪”的争议,他后来的仕途并不顺利,最终提前退休。这个细节说明,我们国家在对外军事行动上是很谨慎的,绝不会主动挑起事端。 如今回头看,1988年的南沙海战确实改变了很多东西。中国在南海实际控制8个岛礁,越南抢占29个南沙岛屿,是各国中最多的,但中国控制的都是战略要地。1988年8月,海洋观测站顺利竣工,包括可以停靠5000吨级舰船的码头与航道,这为后来大规模的岛礁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2年三沙市成立,管辖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这都跟当年那一仗有直接关系。越南人当年叫嚣”中国人不敢打”,现在看来,这句话成了他们最大的笑话。 中国人确实不愿意打仗,我们爱好和平。但是如果有人以为中国软弱可欺,那就大错特错了。1988年的这一仗就是最好的证明。 35年过去了,南海局势依然复杂。当年陈伟文将军的果断指挥,为今天中国在南海的地位奠定了基础。你觉得在维护海洋权益这件事上,中国还需要做哪些努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