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国防部宣布! 2025年8月29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他们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打中了乌克兰的军工厂和空军基地,乌克兰这边却说他们炸了俄罗斯的炼油厂,你炸我的军工厂,我就烧你的炼油厂;你派无人机黑压压扑过来,我就用导弹雨点般砸回去,谁也不肯先低头。 俄罗斯这次显然是有备而来,发射的31枚导弹里特意混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这款被普京夸过无数次的武器确实有两把刷子,速度能飙到10倍音速,还能在天上变轨拐弯,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想拦都拦不过来。 他们专门盯着乌克兰的军工厂和空军基地打,就是想端掉对方造武器、修飞机的窝点,让前线的乌军没弹药可用。俄国防部发言人在通报里说得明明白白:"所有预设目标均被摧毁,监测到持续燃爆。" 但乌克兰也没在怕的,你打我的军事设施,我就抄你的经济后路。他们派无人机和巡航导弹扑向俄罗斯的炼油厂,尤其是伏尔加格勒州那座年产4400万吨的"卢克石油"炼油厂,这已经是半个月内第二次挨炸了。 这座占俄罗斯总产能10%的炼油厂一着火,不仅国内汽油供应跟着紧张,连输往匈牙利、斯洛伐克的"友谊"管道都断了供。匈牙利总理急得直接给特朗普写信告状,特朗普在回信里把火撒给了乌克兰:"我不喜欢听到这些,我非常愤怒。" 两边的算盘打得都噼啪响。俄罗斯知道乌克兰的武器生产依赖这些军工厂,打掉它们就能釜底抽薪;乌克兰则摸准了俄罗斯经济靠能源的命门,炼油厂被炸后,克里米亚的加油站已经开始限购,圣彼得堡的汽油批发价今年涨了快50%,普通老百姓加油要排更长的队,钱包也得瘪下去一块。 这种专挑对方软肋下手的打法,让冲突从战场上的厮杀延伸到了经济民生的方方面面。 这次互相报复最吓人的是规模——俄罗斯一口气射了598架无人机和31枚导弹,黑压压的无人机群像蝗虫过境一样扑向乌克兰。乌克兰空军虽然喊着拦截了不少,但架不住对方用"蜂群战术"饱和攻击。 英国媒体分析说,俄罗斯无人机的命中率最近翻了三倍,以前三个月才有5%能突破防线,现在光4到6月就有15%能钻空子。他们给无人机换了更快的发动机,飞得又高又快,乌克兰那些车载机枪根本够不着。 乌克兰也学聪明了,你用数量压我,我就搞精准突袭。他们不光用无人机骚扰,还亮出了新家伙"火烈鸟"巡航导弹,专门打俄罗斯后方的炼油厂。 萨马拉地区的塞兹兰炼油厂被连炸三次,火势两天都没扑灭,周围居民说夜里总能听到无人机嗡嗡的声音,防空警报就没停过。更狠的是他们袭击了库尔斯克核电站附近的设施,虽然没炸到核心区,但这种玩火的行为把俄罗斯吓得不轻,骂他们是"恐怖袭击"。 双方现在都在玩"以量取胜"的消耗战。俄罗斯把伊朗设计的"目击者"无人机国产化,改名"天竺葵",生产线一开起来就没完没了。乌克兰则靠着西方援助的防空系统硬撑,德国给的"天网"防空炮天天对着天空扫,但面对几百架无人机同时冲过来,还是经常手忙脚乱。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专家看得明白:"不是乌克兰防空变差了,是俄罗斯的无人机战术太狡猾,飞得又高又多,根本拦不过来。"这种互相扔"炮弹"比谁家底厚的打法,把两边的武器库都掏得差不多了 俄罗斯这边日子也不好过。炼油厂被炸后,滨海边疆区的加油站排起长龙,老板们说销量突然涨了30%,油罐车根本补不上货。外贝加尔边疆区干脆限购95号汽油,加油站的牌子上写着"每人限加20升"。 更麻烦的是油价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的汽油批发价一路飙升,普通老百姓加油要多花将近一半的钱,这种互相伤害的连锁反应已经越出了两国边界。乌克兰炸断"友谊"管道后,匈牙利的炼油厂快断粮了,总理欧尔班急得天天给欧盟打电话投诉。 俄罗斯掐断黑海粮食出口协议,非洲国家的粮仓跟着告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气得说"不该拿饥饿当武器"。特朗普对这摊子烂事头疼不已,既不想得罪给乌克兰送武器的欧洲盟友,又舍不得俄罗斯的廉价石油,只能在推特上骂两句发泄情绪。 现在的局势就像两个赌气的巨人在互扇耳光,打到最后两边都鼻青脸肿,旁边劝架的人也被溅一身血。俄罗斯用"匕首"导弹炫耀肌肉,乌克兰就炸炼油厂釜底抽薪;俄罗斯派无人机群压境,乌克兰就用巡航导弹还以颜色。 基辅的半旗还没升完,俄罗斯的导弹已经在瞄准下一个目标,这场没有赢家的报复游戏,不知道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乌克兰猛攻十日后,俄罗斯后方损失惨重,百万俄军对此无能为力乌克兰猛攻十日,给
【19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