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看得很清楚,乌克兰战后重建,中国决不会参与。 世界银行算过,乌克兰未来十年重建得花5240亿美元!这数字快赶上它2024年预计GDP的三倍了。 就乌克兰现在这经济状况,打了这么久仗,工厂被炸、农田荒着,连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都得靠援助,哪来的钱搞重建?说白了就是个拿不出钱的“穷光蛋”,谁沾手谁可能被拖进去。 有人可能会说,那别的国家出钱买中国的建材、机械去帮乌克兰重建,这不也算中国参与了吗? 其实这不一样,中国卖物资是正常的国际贸易,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且有网友说得实在,要是真要做这生意,按黄金价格算,别要美金。 这些年美金汇率波动大,黄金至少保值,免得最后拿一堆贬值的货币,或者对方赖账要不回来。 毕竟做生意讲究的是实在,乌克兰现在连自己的财政都管不住,跟它打交道不留点心眼可不行。 再说说乌克兰现在的情况,泽连斯基政府这些年的操作大家也都看在眼里,想法变得快,有时候甚至有点“想一出是一出”。 前阵子还跟这个国家签合作协议,转头可能就因为别人给点好处改了主意,连之前承诺的事都能不算数。 这种稳定性差、政策反复的国家,要是中国真去垫钱帮它做重建工程,先不说钱能不能收回来,说不定工程做到一半,对方就变卦,到时候扯皮都没地方说理,犯不着为了这点可能的利益惹一身麻烦。 而且乌克兰战后重建这事儿,水太深了。不光是缺钱,还涉及到各方势力的拉扯——美国、欧洲这些国家,哪个不是喊着要帮乌克兰重建? 可真要掏大钱的时候都往后缩,要么只给点象征性的援助,要么就提一堆附加条件,比如要求乌克兰用资源做抵押,或者只能买他们国家的设备。 中国要是掺和进去,很容易被卷进这些复杂的政治博弈里,到时候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惹来一堆不必要的争议,这不符合中国一贯的外交和经济策略。 还有个实际问题,乌克兰现在的安全局势也没稳定下来,前线还在打,说不定今天刚建好的桥,明天就被炸了,刚修好的工厂,转头就成了军事目标。 这种情况下搞重建,成本根本没法控制,风险也大到没边。中国企业去做工程,首先得保证人员安全吧? 总不能让工人在枪林弹雨里干活,就算给再多钱,安全没保障也没人愿意去。而且重建项目周期长,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谁能保证这期间乌克兰不会再出什么乱子? 有人可能会觉得,参与重建能打开乌克兰市场,以后有长期合作的机会。可看看乌克兰现在的市场规模,老百姓连基本消费都受限,就算重建好了,短期内也很难形成有规模的市场需求。 再说了,中国有更稳定、更可靠的合作伙伴,比如东南亚、中东的国家,这些地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有潜力,跟它们合作做基建、搞贸易,不仅风险小,回报也更稳定,犯不着盯着乌克兰这个“烫手山芋”。 当然,中国不是不愿意帮,而是不能盲目帮——垫钱做工程大概率收不回成本,参与进去还可能被卷进政治漩涡,安全风险也高。
你敢相信吗?确实佩服乌克兰人的脑回路,“乌克兰外长瑟比加”在接受共同社采访时声称
【1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