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瞧不起的12大人物:1、瞧不起孙权,2、瞧不起诸葛亮,3、瞧不起吕布,4、瞧不起马超,5、瞧不起黄忠,6、瞧不起颜良,7、瞧不起刘封,8、瞧不起糜芳,9、瞧不起傅士仁,10、瞧不起潘濬,11、瞧不起吕蒙,12、瞧不起陆逊! 在三国乱世,关羽以武勇闻名,可他的傲气也让很多人摇头。想想看,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军,却总觉得别人配不上他,这份自负会不会酿成大祸?从孙权到吕蒙,这些人物一个个被他看扁,背后的故事藏着多少恩怨和转折? 关羽出生在河东解县,早年因事逃到涿郡,遇上刘备和张飞,三人结拜后投军。黄巾起义时,他们组队镇压叛乱,关羽当上骑都尉,随刘备到处打仗,败多胜少。公元200年,刘备输给曹操,关羽被抓,短时间归顺曹操。在白马之战,他杀了颜良,曹操封他汉寿亭侯,但他很快离开曹操,回去找刘备。赤壁大战后,关羽管荆州,守襄阳。219年,他打襄樊战役,水淹七军,杀庞德,曹操差点迁都躲他。刘备当汉中王,封关羽前将军,给他假节钺的权力。关羽武艺高强,但性格刚愎,常看不起别人,这点在历史书里记录清楚。 关羽一生经历坎坷,从底层起家到蜀汉重臣。他的忠诚体现在多次追随刘备,即便暂降曹操也很快回归。但他的自负也显露无遗,对士大夫不客气,对下属苛责。这些性格特点影响了他的决策和人际,导致后来荆州失守。历史资料显示,关羽在军中地位高,但不注重团结盟友,这加剧了蜀吴矛盾。总之,他的传记反映出三国时期武将的复杂性,既有英雄气概,也有致命缺陷。 关羽瞧不起孙权,主要体现在拒绝联姻上。孙权派人求娶关羽女儿,关羽直接回绝,还侮辱使者,这事激怒孙权,破坏了蜀吴联盟。历史记载,孙权本想通过婚姻稳固关系,但关羽的自大让局面恶化。关羽对诸葛亮也不完全服气,诸葛亮叮嘱他联吴抗曹,他却一意北伐,没把建议当回事,导致后方空虚。这反映出关羽更信自己的判断,不太重视谋略家的意见。 关羽看不起吕布,因为吕布反复无常。在下邳围困时,关羽劝刘备杀吕布,避免后患。吕布被抓后,关羽的态度坚定,推动了处决。关羽对马超有意见,刘备封马超时,关羽写信问诸葛亮马超比谁,诸葛亮回信说马超比张飞,但不如关羽,关羽才满意。这显示他不愿别人与他平起平坐。类似地,黄忠封后将军,与关羽同级,关羽不满,说大丈夫怎能和老兵同列,直到费诗劝说才勉强接受。 关羽瞧不起颜良,在白马战场上直接杀了他,事后对曹操说这种人不足挂齿。颜良是袁绍大将,但关羽视如草芥。刘封是刘备养子,上庸战役时关羽求援,刘封没动,关羽视他为无能小辈,后来刘备以此杀刘封。关羽对糜芳和傅士仁更狠,常责备他们供给不足,还威胁回军后收拾他们,导致两人心生怨恨,在吴军来时直接投降。 关羽看不起潘濬,因为潘濬是吴臣,关羽觉得吴人没大本事,没防备他参与攻荆州。吕蒙守陆口时,关羽称他为吴下阿蒙,轻视他的变化。吕蒙诈病后,关羽撤兵北上,被吕蒙偷袭。陆逊接手后,给关羽写信自贬,关羽大笑说这小子不值一提,全撤荆州兵力,结果陆逊趁机拿下城池。这些轻视累积起来,直接害了关羽自己。 襄樊战役打到高潮,关羽水淹七军,名震天下。但因为轻视东吴,吕蒙和陆逊从后偷袭,拿下荆州。关羽从樊城撤军,士兵散乱,退到麦城被围。粮草用尽,他试着突围,没成功,被潘璋和马忠抓获。孙权劝降不成,就杀了关羽和关平,首级送给曹操。曹操用诸侯礼埋葬。刘备知道后大怒,发兵夷陵复仇,却败给陆逊,蜀汉实力大损。关羽死后,荆州全失,三国局面固定。 关羽的结局标志蜀汉转折,他的自负让联盟破裂,丢了战略要地。刘备夷陵惨败,元气难复。历史书评关羽武勇有余,谋略不足,轻敌酿祸。这些事件提醒人,战场上傲慢往往自食恶果。
关羽瞧不起的12大人物:1、瞧不起孙权,2、瞧不起诸葛亮,3、瞧不起吕布,4、瞧
历史趣闻挖掘机
2025-08-28 09:06:09
0
阅读:133
用户14xxx17
他不知道的是,好多人也看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