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近日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亚各国领导人“审慎考虑”出席中国9月3日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理由竟是中方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 这一消息由日本共同社24日援引多名外交人士披露,迅速引发国际舆论哗然。表面看是外交礼仪之争,实则暴露了日本对历史真相的深度恐慌。 他们担心中国主导的历史叙事会戳破其精心构筑的“受害者”人设,让国际社会重新聚焦其侵略者身份。 日本的“劝退”操作绝非突发奇想,而是其长期历史修正主义的延续。近年来,日本政府不仅删除教科书审定中“顾及邻国感受”的条款。 还纵容政客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甚至将广岛长崎核爆纪念日打造成单向度的“悲情展”,刻意回避南京大屠杀、731部队活体实验等加害事实。 这种系统性历史篡改已形成一套扭曲的话语体系:对内用“终战”模糊战败事实,对外却不得不承认“无条件投降”; 一面指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一面否认自身侵略史;一边渲染中国“军事威胁”,一边将两栖攻击舰改名为“航母”并鼓吹扩武。 这种双标逻辑在此次外交行动中显露无遗——若按日本“聚焦历史即反日”的荒谬标准,欧洲纪念诺曼底登陆、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岂不都成了“反德运动”? 讽刺的是,日本的“外交阻击战”反而印证了中国纪念活动的正当性。中国举办阅兵的核心立意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这既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确立的战后秩序基石,也是国际社会反法西斯共识的体现。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 以3500万军民伤亡的代价牵制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此等牺牲岂容轻描淡写? 更令日本焦虑的是,越来越多国家看清了历史真相。俄罗斯近期解密731部队罪证文件,普京总统确认出席北京阅兵; 来自112国驻华使馆和10个国际组织的160余位外交官集体参观抗战主题展览,牙买加公使参赞直言“展览让我们看清日本侵华细节,避免重蹈覆辙”; 连日本反战人士小林阳吉都三次来华参加纪念活动,痛批本国政府篡改历史是“极端危险的行径”。日本的战略短视还体现在军事冒进与历史逃避同步加速。 首相石破茂一面以“中国威胁”为借口将“加贺号”改称航母,一面却忘了这艘舰的前身正是1937年轰炸上海平民的侵略工具; 这种矛盾暴露出日本深层的身份困境:既想借军事正常化摆脱战败国枷锁,又拒绝清算侵略史,导致其外交信誉持续崩塌。 反观同为轴心国的德国,勃兰特华沙一跪、科尔与密特朗凡尔登牵手等真诚反省之举,反而赢得欧洲信任。 逃避责任者终将被历史钉回耻辱柱,而直面伤疤方能真正重生。日本的小动作终将沦为国际社会的笑谈。 参考资料:社评:这件事,更加凸显中国纪念抗战胜利的必要性 2025-08-26 00:29·环球网
日本政府近日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亚各国领导人“审慎考虑”出席中国9月3日举行的抗日
观今言史啊
2025-08-26 16:23:41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