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外长瑟比加最近火力全开,针对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质疑泽连斯基总统“合法性不足”的言论,直接抛出一句:“没有什么比一个在位21年、掌权超过25年的人发表任职合法性的说教更荒谬的了。” 这话虽然没点名,但地球人都知道矛头直指俄罗斯领导人普京。瑟比加的逻辑很直白——一个靠修宪延长任期、掌权二十多年的人,反过来指责战时状态下的民选总统不合法,实在讽刺。 俄罗斯咬住泽连斯基任期问题不放,核心论据是乌克兰宪法规定总统任期五年,泽连斯基2019年5月就职,2024年5月任期已满。 由于战争持续,乌克兰推迟选举,泽连斯基依据战时状态条款继续履职。俄方坚称此举违宪,拉夫罗夫甚至表示,若要与泽连斯基签署法律文件,“其合法性需认真讨论”。 但瑟比加的反击揭开了俄方逻辑的漏洞:普京自1999年出任代总统起,通过三次修宪调整任期限制,实际掌权已超25年。 2020年修宪更将总统任期“归零”,理论上他可执政至2036年——届时累计掌权36年,远超叶卡捷琳娜二世成为俄罗斯现代史上任期最长的领导人。 这种“自我授权”的合法性建构,与乌克兰因战争被迫延期的临时措施,形成鲜明对比。俄罗斯揪住泽连斯基任期问题,表面是法律争议,实则暗藏战略考量。 俄官员多次担忧,若未来乌克兰新政府以“泽连斯基任期过期”为由,推翻俄乌可能签署的和平协议,俄方将陷入被动。 例如在俄方提出的和平框架中,要求乌克兰承诺不加入北约、承认俄对乌安全保障的“一票否决权”等条款,这些均需长期约束力。 质疑泽连斯基的签约资格,实则为日后可能的协议争议预埋法律防火墙。这场嘴仗背后,是俄乌冲突陷入僵局下的舆论攻防。 俄罗斯近期在哈尔科夫方向推进,但战场优势未转化为政治突破。乌克兰则面临军援缩减、经济疲软的压力,瑟比加此前甚至呼吁美国制裁中国,以切断俄能源收入,显露出战略焦虑。 特朗普斡旋的停火尝试也遇挫。他原计划推动俄乌领导人峰会,但普京坚持会谈需“从专家层面逐步准备”,变相拖延。 俄方对泽连斯基合法性的质疑,恰成为拒绝直接对话的新借口,既回避谈判压力,又保留“愿谈”姿态。 这场“合法性论战”暴露了国际政治中的实用主义逻辑:当法律条款服务于战略利益时,便被高举为旗帜; 当条款构成阻碍时,修宪或例外条款便成为“合理工具”。普京的长期执政依托于法定程序调整,泽连斯基的留任援引战时宪法解释,二者本质上都是特定条件下的制度适应性实践。 真正的问题在于,当大国以法律名义质疑他国领导人时,是否先审视过自身权力建构的基线?瑟比加的讽刺之所以引发共鸣,正因为它戳穿了这种选择性执法的伪善。 国际社会若对类似双标保持沉默,将助长“强权即真理”的叙事,削弱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公信力。 可持续的和平协议,必须基于双方公认的合法代表签署,并符合国际法框架。纠缠于领导人任期,不如推动冲突降级和对话机制重建。 毕竟,战场上的士兵和民众,正为这场“合法性辩论”付出最真实的代价。 参考资料:回应“泽连斯基不具合法性”质疑 乌外长:毫无根据 2025-08-25 17:55·央视新闻
乌克兰外长瑟比加最近火力全开,针对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质疑泽连斯基总统“合法性不足
观今言史啊
2025-08-26 15:27: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