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巴基斯坦急了,要求中国海外港口控股公司(COPHC)对瓜达尔港追加投资,并提交商业开发的时间节点计划。 这事儿透着股不正常的急切,要知道瓜达尔港周边的电网至今还没通,卡车得绕三小时土路才能到港口,今年俾路支武装的袭击都让港口停了好几次工。一边是半拉子工程,一边却催着要变现,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巴基斯坦现在的经济状况确实不怎么样。刚过去的财年里,进出口贸易逆差高达262亿美元,虽说外汇储备比去年多了不少,但看着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的架势,政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瓜达尔港这个“金饭碗”就成了救命稻草,毕竟这里是天然的深水不冻港,靠近霍尔木兹海峡这个石油运输咽喉,理论上能绕过马六甲海峡,把中东的能源和货物直接送到中亚和中国西部。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国接手运营这十年,不是没下功夫。东湾快速路通了,把港口和国道连了起来;新机场也建好了,3658米的跑道能起降波音747,海陆空立体交通的架子搭起来了。 自由区里35家企业入驻,8家已经投产,当地商铺从五千多家涨到九千多家,人口也从26万增到44万,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变化。可巴方偏偏盯着还没完成的部分:电网主要靠从伊朗进口,夏天用电高峰时工厂经常断电;连接内陆的公路虽然通了,但周边路网还是坑坑洼洼,司机们抱怨跑一趟得多花仨小时。 更要命的是安全问题。今年斋月以来,俾路支解放军在瓜达尔周边搞了好几次大事:炸铁路、劫火车、袭击军车队,光是3月份就造成几十人死伤。 港口工人白天上班还得提防着炸弹袭击,这种环境下谁敢放心投资?巴方现在催着要时间表,说白了就是想跳过基础建设直接变现,就像盖楼只搭了框架就想收租金,哪有这么好的事? 巴基斯坦急着要投资,另一边却没闲着。一边伸手向中国要方案,一边悄悄接了美国的“红包”,还跟沙特眉来眼去。美国那点援助看着诱人,协议里却藏着心眼儿,要求“优先采购美制设备”,这不明摆着要抢中国的工程饭碗吗? 要说新加坡公司,当年可是灰溜溜走的。2007年接盘后经营得一塌糊涂,主要原因就是巴方没履行承诺,连港口入口的土地都没交出来,高速公路也没修。 现在美国又把他们拉回来,醉翁之意不在酒。瓜达尔港离霍尔木兹海峡这么近,真让新加坡公司掺和进来,等于给美国安了个监视波斯湾的前哨站,这招“借船出海”玩得够溜。 巴方心里也打着小九九。中东风向最近确实在变,沙特那边石油政策调整,伊朗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时紧时松。瓜达尔港要是能打通和中东的通道,确实能赚不少差价。 但小国在大国之间走钢丝,最忌讳脚踩两条船。中国实打实砸钱修路建机场的时候,美国在哪?现在看到港口有点起色就来抢蛋糕,巴方要是真信了“多轨制”能带来好处,怕是忘了当年新加坡公司把港口搞成“闲置码头”的历史。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巴方对中国企业提要求时理直气壮,却对自己该做的事装糊涂。中国企业在40度高温下建港口的时候,巴方承诺的安全保障做到了吗?电网建设拖了这么多年,到底是资金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拿着中国的“彩礼”当给美国的“嫁妆”,这种操作早晚得把自己玩进去。 美国画的饼确实诱人,“优先采购”听起来能拉动就业,“多轨制”好像能引入更多资金。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从来都是为自己服务的。 把瓜达尔港变成监视波斯湾的据点,等于把巴基斯坦绑上美国的战车,到时候伊朗能乐意?周边国家能答应?最后吃亏的还是巴基斯坦自己。 中东风向变了不假,但真正的机会从来不是靠依附大国得来的。中国搞“一带一路”不是做慈善,但也不是急功近利的投机者。东湾快速路修了五年,新机场建了五年,这些工程都是一点点干出来的。 现在巴方要是为了眼前这点援助,寒了“基建狂魔”的心,以后谁还敢来投资?要知道,中国在海外搞项目,最看重的就是合作伙伴的诚意和长远眼光。 俾路支省的卡车司机说,现在路好走多了,但晚上还是不敢走夜路。这句话道破了瓜达尔港的现状:硬件在改善,软环境还差得远。巴基斯坦要是真聪明,就该先把电网通了,把安全问题解决了,而不是逼着中方签时间表。 毕竟,金饭碗得自己捧稳了,靠别人喂饭吃,早晚得饿肚子。小国在大国博弈中求生存,靠的是诚信和远见,而不是见风使舵的小聪明。走好了是借东风起飞,走歪了可就真要摔断腿了。
8月28日巴基斯坦只盯中国PTA反倾销,48小时后北京放话要重谈自贸,纺织出口零
【8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