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和继女争夺兄弟遗产,想用血缘为由胡搅蛮缠?”安徽界首,女子继父出门遛弯时,

六分知识 2025-08-24 16:38:46

“叔叔和继女争夺兄弟遗产,想用血缘为由胡搅蛮缠?”安徽界首,女子继父出门遛弯时,不幸遭遇车祸离世,获赔近100万,后续赔偿事宜都是叔叔处理的,赔偿金也打到叔叔账户。等女子从伤痛中走出来,找到叔叔索要赔偿金时,对方以女子不是兄弟的亲生女儿为由拒绝,为此女子找到村干部和调解员求助,都被叔叔强硬的拒绝,叔叔更是扬言:这钱只能是我的!

小莉帮忙八月二十三号报道了这则继女和叔叔争夺百万赔偿金的新闻,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张女士(化名)三四岁的时候,跟着母亲改嫁到继父家,对方特别喜欢小孩,对张女士更是视如己出,经常带着小时候的她在村子里玩耍。

其他村民问起时,继父都会自豪的介绍:这就是我亲闺女。

继父的体贴和关心,让张女士很快接受了对方,很快就改口叫起了“爸爸”,一个人生活的更加和睦了。

祸不单行,几年后张女士的亲生母亲因病不幸去世,张女士哭成了泪人,已经长大的她开始记事了:继父以后还会再娶吗?有了后妈还会继续爱她吗?还会继续供她读书吗?

继父觉察出张女士的想法,在处理完妻子的后事,拉着对方语重心长的保证:“你就是我唯一的闺女了,我也不会再娶的,你就好好学习,就当报答我了!”

闻言张女士悬着的心终于落下,继父也是说到做到,一个人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务,宠着女儿,陪着她慢慢成人。

一晃数年过年了,张女士大学毕业,为了照顾继父,就在附近的城市找工作,就连丈夫也是找的附近的,尽管张女士多次请求继父和自己一起生活,可都遭到了拒绝。

这天傍晚,张女士刚下班不久就接到噩耗:继父吃完晚饭出去遛弯时,不幸被撞到当场离世。

张女士强忍悲伤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大病了一场,无奈后续的赔偿事宜交给继父的亲兄弟去处理了。

三个月后张女士才从失去父亲的悲伤中走出来,当她去找叔叔咨询赔偿金的处理进度时,竟吃了个闭门羹。

事后张女士打听到,这笔赔偿金和殡葬费早就下来了,一共有上百万,叔叔以父亲的名义签了无子女协议,加上继父的父母早已去世,一番操作后,这笔补偿金打到了叔叔的账户。

看叔叔这个态度,明显是想独吞赔偿金,张女士当然不能接受,叫上丈夫去到叔叔家对质,可对方仍闭门不开,看样子准备赖到底了。

张女士先找到村干部出面,这次叔叔终于开门,村干部提出这笔钱不该由叔叔独占。

叔叔直接道:“我们兄弟的夫妻去世多年,我兄弟也没有亲生骨肉,按照继承法这笔钱赔偿金自然就是我的,有什么问题吗?”

张女士忍不住开口反驳:“我和继父生活了快二十年,这点村里人都可以作证,已经是事实上的父女关系了,血缘关系真的那么重要吗?”

叔叔冷笑道:“这我管不着,我也不会认你这个侄女的,这笔钱只能是我的!”

这次谈判不欢而散后,张女士又寻求调解员帮助。

在了解事情经过,并走访村民后,调解员找到叔叔协调,可对方表示不认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侄女,赔偿金都给了自己的孩子,有什么问题找他们吧。

那么,从法律角度,该如何认定这件事呢?

1、如何评价叔叔独占赔偿金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 1127 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其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调查后发现张女士和父亲形成了事实上的继父继女,张女士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依法有权继承全部赔偿金,这意味着叔叔如果恶意独占赔偿金,就构成了不当得利,需承担相应的侵权赔偿责任。

2、如何评价张女士的行为?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张女士和继父形成了事实上的抚养关系,继父履行了其抚养义务,抚养张女士养大成人,张女士也积极赡养了赡养义务,这意味着张女士拥有法定的继承权,她要求叔叔退回赔偿金的行为,是合法合理的。

3、张女士将如何维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综上分析,张女士叔叔的行为已构成不当得利,首先张女士可以通过申请调解来拿回属于自己的遗产;调解不成张女士也提起上诉,维护合法权益。

胜诉后如果叔叔拒不执行,张女士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就算如叔叔所言,钱都转给了儿女,只要有明确的转账记录等证据,也能强制转回的。

那么。对于叔叔的行为,你是怎么看的呢?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六分知识

六分知识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