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最大的内鬼,终于被揪出来了。不是将军,不是特工,而是一名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俄情报部门证实,议员马戈梅德·加吉耶夫,多年来一直向西方出卖国家最高机密。 俄罗斯这次算是把肠子都悔青了!谁能想到,在前线将士浴血奋战的时候,自家议会里竟然藏着一个向西方出卖国家机密的"定时炸弹"。俄情报部门最新证实,国家杜马议员马戈梅德·加吉耶夫多年来持续向西方输送最高级别的国家机密,这一下可算把俄罗斯近期一连串倒霉事的谜底给揭开了! 难怪乌克兰军队像开了上帝视角一样,在俄罗斯境内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难怪俄军将领接二连三遭遇"斩首"袭击;甚至连普京视察前线都能遭到无人机精准袭击——原来问题就出在这个藏在立法机构心脏里的内鬼身上!这可比战场上的敌人可怕多了,就像家里进了贼,你却还把他当成自家人,想想都让人后脊发凉。 可能有人要问,一个杜马议员能有多大能耐?这可就太天真了!俄罗斯国家杜马作为联邦议会下院,可不是个喝茶聊天的地方。根据公开资料,这个拥有450个席位的立法机构,手里握着立法权、行政监督权,还能参与国防预算审批、军事政策制定等核心事务。加吉耶夫作为议员,完全可能通过参与国防委员会会议、审议军事法案等途径,接触到包括 troop 部署、武器研发、战略计划在内的顶级机密。这就相当于把俄罗斯的国防底牌,亲手送到了西方情报机构面前。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加吉耶夫的背叛恐怕不是孤立事件。回顾美俄情报战历史,这简直就是冷战时期的"埃姆斯案"翻版。当年美国中情局特工埃姆斯用460万美元的代价,让苏联损失了数十名潜伏特工。而现在加吉耶夫干的事,危害性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出卖的可能包括俄军防空系统弱点、将领行程安排、甚至是普京的安保计划,这直接解释了为什么乌克兰的无人机能精准打到远东机场,为什么俄军的行动总能被提前预判。 这次曝光的内鬼案,至少给俄罗斯敲响了三个警钟,每一个都让人血压飙升: 第一,俄罗斯的核心权力机构已经被西方渗透成了筛子。国家杜马作为制定法律、监督政府的关键部门,议员本该是国家利益的捍卫者,结果却成了西方的"传声筒"。想想看,当讨论军事拨款、战略部署的议会文件,转头就出现在北约总部的办公桌上,这样的仗还怎么打?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间谍问题,而是制度防线出现了致命漏洞。 第二,西方策反手段越来越精准狠辣。从历史案例看,美国中情局为了招募俄罗斯情报人员,开出过年薪100万美元的天价诱惑。现在他们把目标转向政客,显然是打准了某些人的软肋。加吉耶夫能在杜马潜伏多年不被发现,背后肯定有一套成熟的运作体系——从物色目标、建立联系到传递情报,整个流程恐怕比俄罗斯自己的情报系统还高效。这哪是间谍活动,简直是在俄罗斯政界"安插特洛伊木马"。 第三,俄乌战场的被动局面找到了重要症结。之前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兵力占优的俄军总是显得处处受制?为什么乌克兰总能精准打击俄军高价值目标?现在答案水落石出:不是乌军有多神,而是俄军的底牌早被内鬼掀给对方看了。就像打牌时你的手牌全被对手看穿,再高明的牌技也赢不了,这种感觉简直憋屈到家了! 最讽刺的是,俄罗斯情报部门这次能抓住加吉耶夫,简直像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般不容易。要知道,这位内鬼可能亲眼见证了无数次国防政策的制定,参与过无数次军事机密的讨论,甚至可能在投票通过某项国防预算时,心里想的却是如何把相关情报卖给西方换钱。这种"监守自盗"的操作,比战场上的投降派更让人不齿。 现在全俄罗斯都在追问:加吉耶夫只是冰山一角吗?国家杜马里还有多少没被揪出来的"定时炸弹"?毕竟历史教训就在眼前——当年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汉森潜伏20年才被发现,期间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绝密情报。谁能保证现在俄罗斯的军政体系里,没有更多"汉森式"的人物在暗中活动? 普京现在恐怕肠子都要悔青了。自己力推的军事改革、前线部署,原来早被内鬼当成了讨好西方的筹码。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俄军士兵,他们的鲜血竟然可能白流在被泄露的军事行动中。这种来自内部的背叛,比任何外部制裁都更伤人,更让国家蒙羞。 说到底,这次内鬼曝光给俄罗斯上了惨痛一课: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在与西方的激烈对抗中,清除内部的蛀虫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连国家杜马这样的核心机构都守不住,再多的核弹、再先进的武器也没用——毕竟你刚研发出新型导弹,敌人就知道了它的所有参数;你刚制定好进攻计划,对手已经布好了防御阵地。
俄媒:你倾巢出动人家中国一个战区够了!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北约这半年在亚太
【11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