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突然宣布了! 8月21日,欧盟宣布将与美国继续商定进一步的关税削减,消息一出,朋友圈里的代购率先狂欢,欧洲奶粉、美国坚果是不是又要降价了? 这场妥协,最开心的莫过于三类人: 代购党:欧洲奶粉、美国坚果、德国汽车零部件……这些“海淘爆款”的关税可能大幅下降,比如,此前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27.5%的关税,现在降到15%,德国宝马、奔驰在美国的售价可能直降5%。 欧盟对美国坚果的关税取消后,代购价能便宜20%,朋友圈里的代购们已经开始预收定金:“现在下单,省下的钱够再买两罐奶粉!” 车企: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算过账,美国15%的汽车关税,每年能给德国车企省下数十亿欧元,大众、宝马、奔驰的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利润普遍下滑,关税下调简直是“及时雨”。 能源商:欧盟承诺到2028年采购75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石油和核能产品,还计划买400亿美元的美国AI芯片,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的股价当天涨了3%。 表面看,欧盟是“服软”了,但背后也有自己的算盘:欧盟取消对美国工业品的关税,换来美国对欧盟药品、半导体的关税上限承诺,欧盟的阿斯利康、英飞凌等企业,终于能以更低成本进入美国市场。 欧盟近期在数字贸易、绿色技术等领域与中国竞争激烈,和美国“握手言和”,能集中火力对付中国,比如,双方承诺“解决不合理的数字贸易壁垒”,针对的就是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 德国、法国等成员国对贸易战早已不耐烦,德国汽车业贡献了全国5%的GDP,法国农业出口依赖美国市场,继续僵持下去,欧盟自己先撑不住。 看着美欧从“打架”到“握手”,只觉得现实比电视剧还精彩,昨天还在互相加税,今天就坐下来谈合作,国际政治的“变脸”速度,比川剧变脸还快。 不过这场妥协真的能解决问题吗?美国嘴上说“减少贸易逆差”,但欧盟取消关税后,美国企业可能把更多生产转移到欧洲,逆差未必会降,欧盟想靠美国对抗中国,但中国在新能源、5G等领域的优势,不是美欧“联手”就能撼动的。 更关键的是,这种“有条件妥协”本质是“利益交换”,美国用关税逼欧盟让步,欧盟用市场换美国支持,但国际关系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今天能因为汽车关税握手,明天就能因为数字税翻脸。 所以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关税下降是好事,但别指望“一降永逸”,贸易战的火种,可能随时被新的利益冲突点燃,至于代购们,且买且珍惜吧,说不定哪天关税又涨回去了呢?
欧盟突然宣布了! 8月21日,欧盟宣布将与美国继续商定进一步的关税削减,消
掘密探索
2025-08-22 14:42:03
0
阅读: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