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群犹太女人被带到了帕茹斯特森林,正当她们将要被处决时,立陶宛民兵成

海诚看趣事 2025-08-22 13:28:15

1941年,一群犹太女人被带到了帕茹斯特森林,正当她们将要被处决时,立陶宛民兵成员突然下了一个命令,让犹太女人既生气又无奈,这是怎么回事? 1941年寒冬的帕茹斯特森林,一群犹太妇女被立陶宛民兵押到早已挖好的深坑前。 刺骨寒风里,民兵突然吼着让她们脱光所有衣服,说是“别糟蹋了还能卖钱的料子”。 女人们气得浑身发抖,可枪口顶在后背,只能咬着牙照做。 有人刚犹豫几秒,就被一枪撂倒,尸体直挺挺冻成了冰疙瘩。 剩下的再不敢磨蹭,哆嗦着扒掉最后一件单衣,光着身子在零下十几度的雪地里打颤。 枪声紧接着炸响,人像割麦子一样倒进土坑,血水混着冰碴子渗进泥里。 这事儿得从半年前德国人踏进立陶宛说起。 纳粹打着“解放”旗号占了地盘,立马盯上了维尔纽斯城里六万多犹太人。 德国人精得很,专挑立陶宛本地的刺头当帮手。 这帮人早先干警察、当兵,后来戴起纳粹给的袖章,抄起棍棒就砸犹太邻居的门。 从前街坊间换粮食、孩子一块上学的情分,眨眼全喂了狗。 他们熟门熟路领着德国兵搜人,卡车一车车往城外拉,连老太太怀里吃奶的娃都不放过。 帕茹斯特那片林子离城十里地,早年苏联人在这儿挖过储油坑,如今成了现成的万人坟。 立陶宛民兵当刽子手特别卖力,80号人分两组轮班干脏活。 先逼人脱衣搜刮首饰钱包,再十人一排押到坑边枪毙。 完事还跳下去补刀,生怕漏掉一个喘气的。 杀完一批就催着卡车运下一批,从夏天干到冬天,林子里的枪声就没断过。 雪地里血水泥浆搅成黑红的浆糊,光1941年秋天就埋了四万多冤魂。 有个叫萨科维奇的波兰记者,躲树丛里拿碎纸片记下这些勾当。 他写德国头目马丁·韦斯叉腰站坑边监工,立陶宛带头的舒什卡斯拎着枪清点“战果”。 后来这笔记成了铁证,纽伦堡法庭拍在桌上,韦斯才被判了终身监禁——结果蹲两年牢就放了,舒什卡斯倒是被苏联逮住吃了枪子儿。 1944年德国要败,又逼着抓来的犹太囚犯挖开旧坟烧尸灭迹。 四十个囚犯暗地里掏了个月的地道,爬出去十一人,这才把林子里那些事抖落出来。 如今帕茹斯特立了碑,刻着七万死难者的名字。 2019年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头回松口认账:“当年举枪的可不全是德国人。” 这话像捅了马蜂窝,极右翼跳脚骂他“抹黑爱国前辈”,可更多老百姓把鲜花摆满了纪念碑台阶。 2023年开春,立陶宛教育部把大屠杀惨案塞进中学课本,孩子们得学舒什卡斯那伙人怎么从街坊变豺狼。 以色列亚德瓦谢姆纪念馆里,当年幸存者的孙子辈正用DNA技术比对遗骸,想给坑里没名没姓的尸骨找回家人名分。 老话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可化冻后的泥土里,到底能冒出几分悔过的芽? 当年杀人者捡走死人的金牙换酒喝,如今他们的重孙子辈倒有人举着“永不再犯”的牌子守在林边。 只是那七万条命,终究成了碑上冰凉的刻痕。 信息来源: 纽伦堡审判档案(马丁·韦斯审判记录) 立陶宛总统府公开声明 以色列亚德瓦谢姆大屠杀纪念馆证词库 萨科维奇战时日记 立陶宛教育部课程改革文件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海诚看趣事

海诚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